漆器砚台盒收藏价值怎么样?
砚台盒是专门用来放置砚台的漆器,其历史源远流长,在砚台的传世品中,有不少是靠砚盒的密封,才没受到损坏或污染,从而被保存下来的。因此砚盒除了具有装饰作用之外,又有保护砚石的功能。
古代的知名文人,不仅自制砚台盒,同时也制作自用砚,文人砚历来被收藏界看重,而有著名文人制作、铭文或收藏过的砚盒,其收藏价值也相当可贵。清末民初岭南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容庚,就曾收藏过明代陶望龄的“陶氏巢林砚盒”。该砚盒长20cm,宽14.5cm,通体髹黑漆,盒底髹朱漆,用刀在上面剔刻铭文:砚为巢林先生手用,为黄元玉所镌。其友人端人赠之。巢林,陶望龄的号;黄元玉是黄汝亨,万历进士,擅长镌碑、制印及石砚;端人是陆斯 teammates ,为晚明著名书画鉴藏家。该盒是1949年前容庚于北京琉璃厂购得的。
明代陶望龄的“陶氏巢林砚盒”
我国著名书画鉴藏家吴湖帆,在上世纪30-40年代先后购得两起宋砚,其中一枚宋龙凤纹澄泥砚配有黄花梨木砚盒,长16.5cm,宽11.5cm。该木盒在清初被著名学者季振宜收藏,他使用该砚盒、砚台,并在砚盒的盖、底皆用刀刻写铭文,记叙收藏经过、制作年代及其鉴赏感受。在盒盖上的铭文是:宋龙凤纹澄泥砚,澄泥乃黄河底土色赤黄,坚劲腻滑,制如陶埴,故镌之以金石,磨之以纸砚,甚善。惟其质如陶坚,故历久剥落愈细。宋龙凤纹,制甚精古,尤不可多得也。壬子夏月,季振宜珍藏于述古堂中。壬子即公元1672年,是清康熙十一年,距今已有343年的历史。吴湖帆为这两枚宋砚特制漆地云龙花鸟紫檀嵌银丝盒,配匣。该砚盒、砚匣于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古籍书店书斋阁展出,曾引起藏友的很大兴趣。
古砚配以旧盒,如为名家制作或用过、鉴定、考证过,价值大增,倘若古砚无砚盒,或配以新盒其价值便打折扣,因此古砚收藏家皆非常重视以旧盒配古砚,这样既能起到保护砚台的作用,又能提高其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