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用媒票有收藏价值么?
邮票票幅虽小,却常常记载着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所以有“国家名片”和“百科全书”的美称,极具收藏价值,历来为人们所珍爱。而用邮票来表示邮寄费用,只是邮票的邮资凭证功能而已。
邮为邮票,票为票据,邮票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世界各国发行有史以来经过岁月磨蚀,存世量极其稀少的邮票,已被有财力的票家买光、藏光,现在只剩下赝品和复制品了,这些邮票是可遇不可求的,普通人很难得到。中国早期发行的邮政史上的珍罕邮件,存世量也不多,更是难遇难得,例如特供新疆、西藏等邮路遥远地区使用,而内地不发售的“军邮邮票”和“敬字邮票”,便是两个典型,其邮资凭证和邮政文物价值、收藏投资价值极高,可与世界珍稀邮票媲美。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由于政治运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邮票的发行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发行数量有时被人为地多印或少印,使一些普通邮票也成了邮政文物,成为集邮和收藏的珍品,最显著的例子是第四套人民币“票王”——普29-4(4-4)10分“天安门图”普通邮票,票值不高,但发行量过少,成为该套币中的孤品,备受人们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