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整的纸币有价值吗?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小心,我们经常会遇到钞票被撕坏或断裂的情况。对于这种不完整的钞票,可得仔细辨认:
如果票面残缺部分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完全看出来,银行就应该照面值兑换。如果缺损部分超过五分之一,但还能看得出整个票面,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按原面值进行50%兑换。如果钞票的票面残缺过半,或污损严重,使人们无法判断其面值,这就算作是残损币,不能参加流通,由银行无偿收回,并送中国人民银行进行销毁。
如果我们的钞票,不是被磨损了,而是被人故意伪造的“钞票”,拿着它去商店就很难买到东西,这种情况应立即到银行去换。其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凡是残缺、污损的人民币,都可以到银行去兑换;而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则必须上缴银行或公安机关。
那么,哪些是伪造、变造的“钞票”呢?伪造的“钞票”一般是从头到尾,每一道生产程序都由伪造者单独完成的。所以,假钞通常和真钞有明显的差别。而变造的“钞票”,大多是拿真钞修改的。变造的技术包括:在大钞上挖补,变成两笔小钞;把小面额的钞票揭张,变成两张相同面额的钞票;利用复印、描绘等手段,把大额钞票的面值变涂到小额钞票上。由于变造“钞票”的技术更加简单、直接,所以变造币是假冒人民币中最多、最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