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宋通宝当五有价值吗?
宋朝在历史上存在近300余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发行了一批批通货,使得中国钱币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光宋钱就有近300种。在宋代,除了官方铸造发行钱币外,尚有各藩夷部族铸造的仿宋制钱和私铸钱,其中就包括了铸有“圣宋通宝”之名的两宋周边政权如大理国、西夏国及中国民间私铸的钱币,其中多数是铅、铁、锡等质地。由此可知,“圣宋通宝”并非是宋代官方所铸钱币。据史籍记载,西夏的铸币有光背和背上铸满文两种,从其径小于宋钱,文字亦不规范,明显为仿形民间私铸币。大理国铸“大理国宝”四字钱,也有铸“圣宋通宝”。“大理国宝”传世罕见,未见实物。“圣宋通宝”亦罕见,且都是小平钱。
2005年,四川乐山沙湾区铜河小流域某河段,一农民捞得一铅质钱范,长9.5厘米,宽6.2厘米,厚1厘米,上面排列有“圣宋通宝”小平钱模12枚,其形阔缘细郭,方孔较大,钱文为标准宋书“圣宋通宝”楷书体。在民间铸造铅、锡、铁质“圣宋通宝”时,即以此铅钱范浇灌而成。其工艺虽算粗糙、原始,但毕竟是研究两宋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