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两称有收藏价值吗?
作为旧制一斤的俗称。十六两为一斤是我国使用了几千年的度量衡。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前,各国度量衡不一。如周朝16两为一斤、楚制为8两而汉代一斤为16两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并未改变传统的16两为一斤的制度。这16两为一斤的制度被保留下来。中医因此才出现了"阴损三两,阳损八两""虚三实七"等说法,同时也就自然导致产生"半斤八两"的度量用词。因为是16两一市斤,所以也就产生了后来人们常常说的半斤八两,斤和两的换算是10进位了。后来,按照度量衡的一般要求,把16两改为10两。
20世纪50年代我国废除16两制而采用10两为一斤的新制,后来又以500克为一斤。1两变成现在的50克而不是31.25克。所以现在说的半斤(500克)已经大于八两(31.25x8=250克)了。随着度量衡的改革,旧制的杆称已逐渐成为收藏品,许多药房还保留了老称以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