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物瓦当有收藏价值吗?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其制度以及文化的规范性是前所未有的,而这种思想上的统治也直接影响到建筑规制。因此,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宫殿建筑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最高水平。在装饰做法上,也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独占性,所有用于装饰的图样被分为等级,只有皇家和贵族大臣才能使用,以区分尊卑身份。建筑装饰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古建筑发展已经成熟,进入后期保守阶段,其创造性不如宋、元时期。以琉璃窑厂为例,明、清两朝主要在北京昌平和今南京朝天宫一带设置,全国各地就地烧造受到严格限制,各地府、州、县的衙署乃至寺观只许用砖制瓦件,普通民居则无限制。
北京故宫作为明代及清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保存有青砖版瓦、筒瓦和琉璃瓦件等古建筑材料,数量上以筒瓦为最多,版瓦次之,琉璃瓦相对稀少。故宫筒瓦有兽面瓦和素瓦两种样式,兽面的有龙纹、凤纹、螭纹、狮子纹等图案。其中素瓦仅作为屋脊条,上面有文字和吉祥语,均为篆书体。吉祥语“万万年”、“福寿康宁”、“洪福齐天”、“万国来朝”、“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都是由皇帝钦定的,反映了明、清两朝皇帝企望国家昌盛和长治久安,以及统治权力稳固的想法。文字瓦当如“天”、“地”、“人”、“文”、“泰”、“安”、“永固”、“永昌”、“大明”、“天朝”、“乾清”、“坤泰”、“乾佑”、“坤成”、“乾纲”、“坤顺”等。一些吉祥文字瓦当还被制成木牌竖立在各宫殿明间正中。从文字砖瓦的使用位置看,主要应用于故宫内廷和西六宫的殿顶脊饰上。
与汉代相比,明代文字瓦当出现较少。一是古建筑的屋顶与汉代不同,多为曲面悬山或庑殿式,殿顶上除正吻、斜吻外,屋脊饰件上主要采用小型吻兽和各种动物图案滴水等,文字使用较少。二是随着古建筑结构的日趋定型,其屋脊和瓦当的实用功能加强,装饰上受到限制,一些吉祥语瓦片多被固定在木制挂板上用于装饰屋脊,而砖制文字图案筒瓦使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