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檀佛雕刻什么样?

邹杭峰邹杭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檀香木佛像存世量相当可观,是目前木雕佛像收藏的主流品种。清代早期(1644年至1735年),雕刻以宫廷造像为主,制作技术基本沿袭着明代的传统,像体健壮,刀工细腻,风格古朴。清代中期(1735年至1838年),制作技艺已形成南北风格。北京、山西等地雕刻的佛像粗犷豪放、质朴无华,南方福建、广东、江浙一带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清代晚期(1838年至1911年),制作技艺比较粗糙、简陋、呆板,失去了佛像庄严慈悲的形象。清代还出现了民间制作的檀香木佛像,造型简单,粗制滥造,无什么收藏价值。以上我们列举的历代檀香木佛像,均为国内制作。过去,有些收藏家认为国内根本不会制作檀香木佛像,凡是檀香木佛像肯定是从印度、泰国等南亚国家进来的。其实,在宋代时国内就开始仿制“西天”(古代指印度等南亚国家)佛像。

明清两代一些内地高僧到缅甸、印度等国取经,回来时带回一些檀香木佛像。清政府平定新疆、西藏叛乱后,一些官员在处理地方事务时也得到了一些檀香木佛像进献朝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