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青铜器值钱吗?
早在宋朝便开始流行青铜器收藏,清朝时期更是达到了繁盛,从帝王、名臣、宗室到收藏家,都对青铜器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清高宗曾遍寻天下青铜器,令内侍编纂成《西清四鉴》以作研究,其后《西清续鉴》、《西清续鉴乙编》等书籍不断问世,足可见青铜器收藏在当时有多么受欢迎,青铜器价格也因此居高不下。
一件清中期的重檐屋顶双龙耳熏炉,便在2009年时以931.5万元的高价成交。其通体布满纹饰,龙形耳,重檐顶,腹下四足,造型精致华丽。底款铸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字体清晰圆润,布局规整。
另一件铜饕餮纹兽耳簋则在2012年拍出662万元。簋的造型庄严沉稳,器身由兽耳分成三段,饰有粗犷的兽面纹饰及夔纹,威严霸气。底款铸“大清乾隆年制”五字,字体风格独特,铸法精湛,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存世量少且在当时已经很有名,因此价格一直很高。在2009年,一件商晚期的青铜兽面纹方鼎便以1045万元成交。它为仿庑殿顶样式,造型端庄规整,铜质精良,通体铸有兽面纹饰,狞厉肃穆,十分精美。
青铜器不仅国内受到重视,国外同样有着很多青铜器收藏家,如亚洲艺术古董商埃斯肯纳茨,早在2007年便以683.3万元拍下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兽面纹方鼎。
青铜器在古代便有“钟鼎彝器”之称,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存世量也十分少,因此价格一直都处于高价位。近年来青铜器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价格自然也会越来越高,其收藏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