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什么衣服上绣团龙?
龙袍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尊贵的服饰,在清代,皇帝所穿着衣服上绘有龙纹图案的统称为龙袍。清帝的龙袍按穿着等级被分为“礼服袍、朝服袍、行服袍和常服袍”,“礼服袍”和“朝服袍”上织金绣十团龙,前后各绣一团正面龙,两肩各绣一团行龙,下摆绣七团行龙,通身还绣“水”字纹样和五彩云纹图案,象征“九五之尊”(因为封建王朝认为九是阳数之极,五为阴数之居,因此以“九五”表示帝王)。龙袍以明黄、金黄、杏黄为底色,唯独“常服袍”(就是清代皇帝日常穿着的衣服)为石青等色。
由于清代统治者是“马上得天下”,所以,在其一统天下后,仍保持着骑射的传统,清代皇帝的御苑中有很多专供他们进行骑射运动的场,如北海的射圃、南苑的阅射场等。皇帝在这些场所进行骑射活动时就着朝服褂、朝服裤和朝靴,上面就绣有十二个团龙纹,皇帝在处理日常大小政务时,所着“常服袍”上是没有团龙图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