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用的绢是什么材质?
我们说的古画,指的都是用动物肌肉纤维做成的绢或皮做的底托,再染色、加胶、加矾等制作程序做成的可以作画的“纸”。清初以前的古画基本上用绢作底托。用放大镜看,绢的纤维是倾斜交叉的(有点像咱们现在的纱窗)。而新绢是直上直下,横平竖直交叉的。
用动物皮做的古画也不少,皮的纤维不同于绢,它在放大镜下呈横向或纵向交织,而且毛躁。有的皮纸还会有“疤痕”(皮上本来有的疙瘩),这也是鉴别古画的一个要点。
有人认为清初画用的还是老绢,中后期就用新绢了。其实不尽然。老绢比较稀少,不好保存。从康熙中后期开始,存世的老绢越来越少,很多画家就不得不采用新绢作画了。新绢的出现也不是始于清代中后期。比如宋元时出现绢短,整幅绢画接缝的地方就有两块绢的缝合,这时候就有新老绢的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