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个人收藏清代银锭的?
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清代银锭的市场流通,受到极大限制,收集难度极大。然而,近年来,中国钱币市场中,清代银锭出现了异常活跃的迹象,清代银锭的个人收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清代银锭收藏中,首当其冲的当数云南会馆光绪三年(1877年)五十两团龙宝。云南会馆银锭铸造规范,纹饰优美,为清代银锭之上品。加之传世品极少,因此价格一路攀升。日前,在北京一拍卖行现身的云南会馆团龙宝,被以23.1万元的高价拍出。与几年前的数千元形成天壤之别。云南地区官铸银锭中品质最佳者,还有永昌府团龙宝和滇局咸丰三年(1852年)团龙宝,二者的年代更早,存世量更少,品相也最佳,因此收藏价值甚至高于会馆团龙宝。在清代银锭珍品中,最出名者,当首推咸丰元年(1851年)成都府铸五十两大锭,此锭铸造精美绝伦,纹饰典雅瑰丽,为稀世之珍,被著名收藏家马定祥先生引为收藏生涯中最为得意之获。另有四川江油县咸丰元宝大锭存世仅见孤品,亦是锭中珍品极品。河北保定府和天津局的大五色宝,铸造极为讲究,存世亦极罕少,其中保定府团龙,更是锭中奇珍,为清代五十两银锭之王。此外,河北张家口五十两,北京工部的五色宝,山西的双鹅锭,福建、江西等地的钱庄锭、银铺锭、盐商锭,云南曲靖府、贵州安庆府等地“一两三钱”的特殊形制银锭,都称得上是锭中瑰宝,收藏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