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盘子十几块钱?
古玩行里有句老话:“七刀八玉九瓷器”,意思是说,玉器作伪成本在明代刀货和清代瓷器之间,即大于明代刀货70%的利润,小于清代瓷器90%的利润。但事实上,如今市场上出现的高仿玉器已多达90%-95%,远远高于清代瓷器的仿制水准。
现在的高仿品,制作水平确实很高,与真品相比难辨真伪。但凡事都有规律可循,高仿玉器无论怎样精制,都会在某些方面留下当代的痕迹。只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还是能找出规律,找出作伪的漏洞。
和田玉的价格近年来不断被刷新,目前和田玉籽料每公斤已达20万元~30万元,有些局部有皮色的优质料子已涨至每公斤六七十万元。由于价格水涨船高,导致和田玉籽料的造假也十分厉害。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伪造假籽料的手法有以下4种:
第一种:将山料表皮喷涂有色化学物质,再用酸液腐蚀,然后用细沙打磨而成。这种假籽料看起来色皮不太自然,表皮有崩口,细小裂纹中会有酸蚀留下的灰白迹象。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会看到其表面有很多小孔。
第二种:将劣质山料表皮用石英粉酸蚀后,然后加热烫蜡。这种假籽料表皮有凹凸感和酸蚀及烫蜡后的浸润现象,颜色单调。
第三种:将劣质山料的表皮用手工或机械刻碾出类似砂状凹点后,上色做皮,然后侵蜡。有些还在碾轧后的表皮上用手工斜磨出一条条红色或褐色的皮线。这种假籽料看上去皮色非常死板,若用放大镜来看,表皮的砂点是平面的。
第四种:将劣质山料做皮后,在表面覆上一层极薄的青绿色或黄色的薄膜,然后浸蜡。这种假籽料从表面看有些像自然形成的包浆,但若仔细观察,在玉件棱角上却见不到颜色,即无“老道”的“撞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