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代有没有蝴蝶对飞纹碗?

吉星照吉星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种纹饰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吉祥纹饰,明代就有很多了:

大明弘治官窑青花留白蝴蝶纹碗

碗敞口,弧腹,圈足。内外青花装饰,碗心绘折枝莲花,内壁绘折枝莲纹,外壁绘折枝牡丹、石榴、菊花、栀子纹,间饰5组团窠蝴蝶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大明万历青花蝴蝶纹盘

蝶恋花纹,亦称“蝶恋花”,源于汉代词牌。是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瓷器纹饰。以飞舞的蝴蝶与盛开的花卉(多为牡丹、菊花)相配成图。有五蝶(五蝠)、八蝶、百蝶(百福),或花丛中只绘少数蝴蝶,或衬以山石。

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谐音“耋”被视作长寿的象征,象征着福运、幸福、富足、祥和、光明与欢乐,寓意着爱情的甜蜜、美的享受和人性的完善;在中华大文化的范畴里,历来把蝴蝶象征着至高至善的大美与大德,寓意着至善至美的“吉祥”。

在明朝中期,永乐、宣德年间,官窑青花最尊贵的颜色——苏麻离青被用到极致,其发色浓艳、笔墨酣畅,形成永宣特有的艺术魅力,而其色调中呈现的钴斑结晶,在后期则以“铁斑”留存了下来。明代中期以后,苏料几乎断绝,其“姹紫”之色被“铁斑”取代,同时明代成化以后的瓷器绘画装饰,开始追求文人趣味,瓷器的釉面追求玉质感,绘画开始追拟水墨韵味,因此笔墨酣畅的“铁斑绘成的纹饰开始流行。” 从成化开始,青花绘飞蝶或蝶恋花等纹饰,成为明清两朝最流行的装饰之一。到了清,雍正时期青花仿明代绘画,尤其以仿成化“铁斑”绘飞蝶的艺术效果为最难,青花绘飞蝶,由于其形体小,本身缺乏空间透视,要掌握好“铁斑”渲染之浓淡变化,其难度相当高,雍正此类作品极为稀少。这件清雍正仿成化青花矾红龙纹折沿盆,通体施白釉,釉面洁白滋润,底部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落款。盆内壁绘矾红双龙戏珠纹,盆沿口及沿外分别绘云蝠纹、矾红双勾海马纹。盆底心为青花单线圈内绘折枝花卉,折沿外壁绘折枝花果、开光飞蝶纹,以淡青色“铁斑”绘成,以青花浓色的花果叶茎作为背景,一派秋意浓烈之气。

这件清乾隆仿成化青花黄彩蝴蝶纹碗,内壁口沿青花绘海浪纹,内壁中部绘缠枝莲纹和团花六组、中心装饰折枝莲花纹;外壁自上而下分别装饰有圆点纹、蝙蝠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四组开光内绘蕉叶、牡丹纹,蕉叶的茎梗上装饰蝙蝠纹;开光间绘四组折枝花果纹和黄彩团蝶纹;足部绘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加双方栏,外围青花回纹。所仿纹饰以明代成化的铁斑“青花”所画,笔墨晕散,效果极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