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用什么工具加工和田玉?
清代加工和田玉的工具,一是水凳子。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机器的吊杆 ,其构造和使用方法也与现代制作玉器的吊杆相似,所不同的是,水凳子用脚踏作动力,吊杆用电机作动力。二是锼弓子。锼,音搜,sōu。锼弓子是一种用竹弓牵引很细的绳锯,在较厚的玉料上锼解造型的工具。此外,还有手拉弓、金刚钻、錾子等。
水凳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下: 择一棵竹子,锯下一节(这节竹子上面要有两个以上竹枝),制成一根长弓,用铁箍箍住。在长弓前端铁箍上焊一个细钩。在长弓的尾部,焊一个铁环。在凳子的顶面装一根铁棍,棍顶做成一个凹榫。给长弓穿上一根细牛皮绳,在前后的枝上拴紧。将长弓架在木板条的凹槽中,用绳子将木板条栓在凳子的横木上,使长弓可以自由地摆动。
将玉料夹在铁轴上,上面用铁箍箍紧。穿在铁环中的绳子,可以缠绕在轴头上,在轴头上装一滴水器。然后,人坐在凳子上,双脚踩动绳子,带动轴子旋转。玉工手持铁砣,蘸水磨玉,这就是水凳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锼弓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用竹子制成一根弓形细器,在其顶端拴上一根钢丝或牛皮绳,另在绳的另一端拴一重物,拉紧。弓子架在木槽中,由玉工用手拉动弓子,使绳子在玉料上来回移动,达到钻透玉料制成圆孔的目的。
弓子与锼弓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不架在木槽内,可以移动。
錾子是将玉料镂空用的,由平錾、斜錾两种。平錾就是平常工匠用的錾子。斜錾是特制的,用钢制成,粗约一指,长七寸,顶尖,錾面有一寸宽,下边磨利,用以铲掉玉料。用铁铊子做底托,将玉料放在上面,用铁锤敲击錾子,便将玉料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