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壶春瓶哪个窑口烧?
玉壶春瓶是瓷器造型,由宋朝时期开始流行的一种瓶式,延续至明清仍有烧造,但亦有较大变化。瓶撇口、细颈、扁圆腹,下承圈足,因壶体似垂胆,俗称“玉壶春”,它也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在玉壶春瓶众多的烧造品种中,一般论及玉壶春瓶,人们头脑中首先浮现的是釉下彩绘装饰的玉壶春瓶,尤其是青花瓷玉壶春瓶。其实,玉壶春瓶的烧造品种非常丰富,在明清两代,几乎各种烧造品种都要烧制玉壶春瓶,除了青花品种以外,有釉里红、红釉、黄釉、娇黄、蓝釉、霁蓝、洒蓝、豆青、茄皮紫、仿哥釉、仿官釉、粉彩、五彩、矾红、炉钧釉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用粉彩、五彩等装饰技法在玉壶春瓶上堆塑蟠螭、螭龙、夔龙、夔凤、婴戏等立体造型的品种,器型更加新颖奇特,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清代乾隆瓷器中颇为流行。
以造型或图案变化而形成的玉壶春瓶还有四连瓶、八连瓶和开光瓶,还有挂式玉壶春瓶、器身镂空的玉壶春瓶、粉彩镂空的玉壶春瓶等,也是清代乾隆官窑的创新器型。
玉壶春瓶的装饰技法有釉下彩绘(如青花绘缠枝宝相花)和釉上彩绘(如五彩绘婴戏)等,五彩开光和粉彩开光的玉壶春瓶,在装饰工艺上,有的是单色釉作地,有的是各种色釉作地,形成色彩、斑纹、金碧华丽的效果。
清代玉壶春瓶的烧造品种之多,装饰技法之全,可与各类造型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