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仿柴字款瓷器吗?

羊书漫羊书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柴窑历来是被人们神化了的一个瓷窑,据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柴窑出北地,周世宗时所烧者。色似雨过天青,滋润细腻,有细纹,制身绝类官窑,天青为上,粉青次之。”此说,被后人广为信服,加上传世品未见实物,因此,柴窑被蒙上了一层极为神秘的色彩。各时代仿制者也大有人在。明代景德镇御厂有仿制品,但做得不似官窑而胜于官窑。其特点是器物胎骨极薄,透光度好,釉极均匀,器里外开片自然,釉色有天青和粉青色二种,造型多仿官窑式样。盘碗之类大口小底,器外无釉,显白色或紫色,呈泥鳅背状。器底足极薄而有釉,正烧反烧均有,器心有三个支烧钉痕。

到清代雍、乾时,仿制者更多。乾隆时期仿品,已失去明代仿品的特征,显得较为粗糙笨拙,与真品相去甚远。鉴别时,主要应看胎和釉色。真品的胎釉极为细腻肥润,莹亮照人;伪品胎极粗糙无光,釉色苍白,肥亮不足,缺乏柔和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