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当十什么意思?

戚刚红戚刚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钱币因钱体有内外二郭,中间有方孔。故称之曰“孔方兄”。自先秦铸币开始,至清末,2000多个春秋,我国古董市场上的古钱币,如满天繁星,举不胜举。但细细观察,各朝代古钱币有其一定的规律。譬如:其钱币面文,多为该朝代帝王年号,故称之为通宝、元宝、元宝。其钱文有汉、金、满文等书体。有小平钱(1枚当1个单位),折二钱(1枚当2个单位),折三钱(1枚当3个单位),折五钱(1枚当5个单位),折十钱(1枚当10个单位)等等。清代的钱币称“通宝”,无元宝钱。

清代钱币的大小不一,面文亦有同也有异。其“通宝”钱文有3种:一圆清钱文、二方清钱文、三大清钱文。大清通宝钱文是清代乾隆时期特制的特大型钱(折十)钱文,其文字硕大,钱径在40毫米以上,钱文书体不一。圆清钱文在“清”字的外围有一小圆圈,其折十“通宝”(钱径40毫米左右)存世极少。方清钱文在“清”字周围为一正方形方框,在其正方形的方框正中为1枚方孔铜钱,用放大镜观察,钱径不过两三毫米,有大、小2种,俗称“钱宝”(大钱33毫米)。这种钱的背面满文,为横书方清钱文的清字,其折十折五钱文有背满汉文、背满文、通文等。满汉文其汉文在上,满文在下,满文为横书折十方清钱文。清字“通宝”2字,或分列左右,或分列上下,钱径折十钱在33毫米左右,折五钱在25毫米以上,这种钱有精制与普制2种。精制钱其文字通体光滑有光泽,普制钱文字生坑锈侵蚀,锈色深重。

清代钱币除铜币外,还有少量特制的银币及白铜制钱。银质者,如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乾隆至同治为方清钱文,光绪至宣统的钱文为大清通宝的文字)。白铜者为光绪至宣统年间的方清字文。

铜钱中还有太平天国的通货:天国通宝、太平通宝、太平天国通宝、圣宝通宝、天宝通宝、天父天兄通宝等等,钱文为小平钱,背汉文及满文。钱的外郭外铸有英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