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翟云升是什么人?

公孙灵涛公孙灵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翟云升(公元1735—1812),字佩阶,号小园,清·潍县西关人。祖上从事园艺,父翟廷璋业儒,遂使升入塾受教。学而笃恒,才思隽逸,1765中举人。1769考取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河南杞县知县。

杞县地处开封附近,是河南的富庶之区,也是人多政繁、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治理的地方。翟云升针对当地顽症,大兴“教忠”、“教孝”之风,使民风日趋淳朴。“民化其风,皆有奋立志”。他修学校,广育才,增建讲堂斋舍及膳食房、庖人室。教官主讲堂,弟子分列旁舍。每日一堂,讲解经义,躬亲训迪。还聘请宿儒协助教养,并延请医、卜、星、象和武艺、韬略之人到堂,使他们各抒所长,传道讲艺。又置学田200余亩,课士佃耕,收获的粮食用以补充办学费用。他又兴办社仓、赈济院,延医置药,免费施诊,使士民无有不安生乐业者。

在杞县九年,政绩卓著。“垦荒以万计,建学宫、建书院、建社仓、建义学,置学田以养诸生,置官田以营岁赈,设病坊以疗贫民,邑人尸祝社稷,以为召父、杜母”(引自《山东通志·选举表·清代进士科》)。1780,擢授河南汝南知府。因政绩卓著,1788升授广东粮储道加按察司衔;1791升任江西布政使;1794转迁江苏布政使。

历官二十余年,为嘉庆皇帝所器重,屡蒙召对,嘉庆亲谕:“翟云升由知县擢任封圻,屡经简拔,简在朕心”(转引自光绪《山东通志·政绩表·清代下》)。

1800告假,朝觐还家,受赠副都统衔。

在家养老四年,又膺圣旨回朝补江苏布政使职。时值江南大雨成灾,翟到任后,积极筹划抗灾施赈,又倡议督修河道,兴筑圩堰,开浚浦塘。当时运河堤工毁坏已甚,他急率官吏,督民工修复,自己“亲督其事,日就圩民,呼来挟去,督役甚勤”(引自《山东通志,艺文略·诗文下清人诗》)。经过两年苦心经营,使濒危坍堤得以巩固,水患得以控制。民众建德政碑以纪功德。

1808夏,调任四川布政使。在任不满一年,即因积劳成疾,上疏请病,准奏后,卒归潍县。卒后,遗命子孙,“不许请主建祠”。朝野闻讯,深感痛悼。嘉庆皇帝亲谕:“翟云升历任封圻,清操正直,久著循声,简在予怀。前在江苏,督办赈务,甫竣厥职,遽闻溘逝,深为痛惋。伊着有可传之行,堪邀特沛之恩,亦自不待朕之举行优典焉”(转引自光绪《山东通志·选举表·清代进士科》)。

山东巡抚应奏折,特制翟云升遗像,于省城贡院及原籍山东潍县悬挂。祀名宦。

翟云升在世时,曾纂著《杞县志》8卷,编撰《西樵山志》8卷。去世后,其所遗诗文由其子编为诗文集,题名为《小园遗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