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瓷器年代?
看底款风格与工艺,官窑用款与民窑迥然不同,民窑款以书写为主,字体较为粗率自然,有些比较有特色,比如明初的回文款;清初的富贵金玉款,康熙的耕织图款以及后来的百寿图款。官窑款只有落康熙、雍正、乾隆款的,而不见嘉庆后的官款。雍正以后的款识有本朝款、伪托款和无款之分,其中本朝款占绝对主流,伪托款和无款瓷器有少量生产。伪托款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寄托于本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制作精良,但器物本身的风格仍然是本朝风貌,与明初、清初差别很大。后仿款水平虽也高超,但缺乏火候。
看其器物造型和制作风格,每件器物的造型都有其时代的烙印。比如盘子,清康熙、前朝是浅弧壁,圈足规整,宽厚;清末民初的盘子平底,浅壁,圈足矮小不规整,露胎处粗糙。再比如瓶类,民窑瓶类清三代前多为素胎,清三代以后多有暗刻龙纹做装饰。
看绘画风格。瓷器采用绘画技法装饰,无论山水人物、虫鸟草鱼,风格是不同时代迥然相异的。比如清三代的人物,清末、民国时期是无法达到那个水平的。
看胎釉。清三代的官窑胎体薄而坚致,釉面硬朗莹润,清末、民国后胎体变厚变轻,釉面稀疏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