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瓷器哪里鉴定?
柴窑在五代、北宋典籍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历来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柴窑一句天下白”之说。由于文献记载语焉不详,加上近代以来未曾有公认的标准器出土或窖藏出土,以致有学者对其是否存在提出过怀疑,以致人们将传世的汝、耀、官等窑的一些上乘之作冠以柴窑之名,使得柴窑成为陶瓷研究中一个扑朔迷离的悬案。
据中国陶瓷鉴定专家王莉英、耿东华等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柴窑具有以下特征:
(1)、柴窑的颜色应为青中偏蓝,幽媚莹彻,如蓝天一碧。胎骨为灰白色,比粉浆胎的胎骨要薄而坚细。胎土淘炼精细,胎质坚密。
(2)、柴窑釉汁洁净莹亮,玻璃质感强,器表有泪痕和断纹,其泪痕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错落有致,自然流畅,线条纹如蚯蚓走泥,稀疏、细小、连续。
(3)、烧制柴窑的窑为横式(龙窑),因其要烧制的瓷器要求严格,需要的温度很高,故其龙窑要修筑在坡度较大(7~10度)的山坡上,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其窑一般长50~60米,宽1.4米左右。因为柴窑对瓷的要求极尽完美,烧制过程严格,因而成器极少,存世更难。
(4)、柴窑的瓷采用正烧,大件器物的圈足内外皆不上釉,故谓“足不出”,而小件器,因其易变形,故圈足少许上釉。
(5)、柴窑瓷的釉,采用高岭土配釉,因为高岭土洁白细腻,粘性强,可塑性好,不易变形,为现代制作瓷器所采用,由此,柴窑瓷釉的细腻光泽可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