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底款会写宋徽宗吗?
一般不会,因为在明清以前由于技术和审美习惯的原因,基本上不会在器皿的底部写上款识,除非你非要去研究存世的那些孤品或者真品中有没有例外,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因为这种例外极其罕见而毫无规律可循,没有进行研究的意义,而明清两代,除款方式是按照御窑厂和官窑的区别分清楚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款,款是写在或者刻在器皿的底部或者其他位置来表明制作时间,机构或者人名的文字。因此这个款就是一件器皿的名签,相当于一个ID,用来区别其他器皿的。
通常来讲有款说明这件器皿有着明确的来源,尤其是皇家的器皿更是严格需要有款,这样有来源,有着可考证的名签的器皿一般来讲应该是有保障的真品。那么这种保障在存世的清三代的器皿中有着绝对性的意义,因为你无论是在哪找到一件有款的清三代器皿,你都可以到北京或者台北的故宫进行比对,清宫陈设档案,奏折,贡单等都有记录着器皿的制作或者进贡时间与实物款识完全吻合,所以这个比对的结果是绝对信得过的。所以清三代器皿款识与实物存世品有着对应性与吻合性。所以我们可以以款为基础来建立一个真品数据库,同时所有可以以清三代的器皿款为参照标准,以我们确定的真品为参照系,确定其他年代器皿的真伪。
为什么我们要以款来作为区分方法呢,因为款字是一种文字,文字的变迁是有规律性和对应性的,一种字体在一个朝代有其独特的书写风格,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款字的真伪标准,然后对其他款字进行比对,所以款字对建立我们判断器皿真伪的可量化,数字化标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清三代的器皿不仅存世品最多,存世品最精美,同时在官方档案中都有相应的记录,可以相互吻合对照,所以清三代的器皿款字就可以成为一种判断真伪的标准。
清三代的款字,无论是蓝色款字还是红色款字,无论是四字款还是六字款,无论是楷书款还是篆书款,均有一种统一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成化款字的风格,明成化款字的书法是明一代最好的款字,其楷书款字秀逸清朗而且遒劲有力,在中国楷书款字中达到了一种巅峰,在此之后的历朝款字均以成化款字的标准为法度,在成化之后除康熙皇帝书法造诣较高自行题写款字外,其他朝代的款字均出自己皇帝钦定的御书处,是按照成化楷款的风格,御书处的专职书法高手书写的,因此清三代前期的款字是历代款字中最工整,最完美的。当然,随着朝代的更替,帝王的不断变更,以及制作款字的匠工不同,款字在风格上还是略有不同的,总体来讲,康熙款字清朗有力,秀气挺拔,雍正款字清秀娟丽,文雅脱俗,乾隆款字俊秀隽逸,端庄有力,如果以人来比喻的话,那么康熙款字好比是一个刚成年的英俊小生,雍正款字好比是一个妙龄美女,乾隆款字好比是一个成熟稳重的魅力大叔。尽管风格各有特色,但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款字均是工整俊逸,端正有力,因此如果以款字来判断真伪的话,以这个标准来判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