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欣赏瓷器?
胎质
看胎质时,应当看底足。因为底足离釉层远,不加包饰,最能反映胎质优劣,且不影响器皿整体的美观。优质雪白细润,迎光透视呈粉红或肉红,俗称“孩儿脸”、“桃花片”、“枣红色”,而且坚密硬朗,厚薄适度,叩击时声清而韵长。次质或劣质则白里泛青、泛灰或泛黄,光润不足,厚薄不当(过厚者质松,过薄者敲击时响生刺耳)。叩击时,浊声短韵或哑声,甚至敲击时有断裂声出现,表明胎质已开始老化,是劣质器皿。另外,看底足,还可以鉴别其成型制作方法。
釉色
釉质与胎质同样重要,也是辨别器皿优劣的重要因素。釉质应当厚润、均匀。釉色应当正、透。厚润则玉质感强,均匀则光泽度好。正则“五色活”,透则层次分明,光彩照人。反之,釉质薄、干、杂,釉色灰、暗、发闷、刺目,则毫无美学价
造型
造型是器皿外在形态的体现,应讲究精巧、新颖、简洁大方。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则应“雅”。
窑变釉色彩与纹样的变异
窑变釉色彩与纹样的变异主要看“五色活”,即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流动感,有神,变化莫测,耐人寻味。从色彩上说,应当红中藏紫、紫中藏青、青中藏蓝、蓝中藏黑、黑中藏绿,即通常所说的“五色活”。从纹样上说,应当有云带紫英、高山流瀑、大江东去、银河落九天等等意象。反之,若死紫呆绿,色彩单调乏味,纹样没有活的变化,如冰花玻璃,则毫无审美价值,没有收藏意义。
款识
瓷质的款识应有书法艺术,而窑变釉应当还有窑变书法和窑变印章。这种款识,一般应镌刻在器皿的内、外底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