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薄胎瓷器?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是景德镇的一种传统工艺,它是在“半脱胎”制作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制作过程是:选用优质高岭土,经过一系列的净化、练制后,用双手在转轮上提拉而成。瓷胎厚度一般为0.5毫米以下,最薄者仅0.2毫米,可谓“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薄胎制作起源于宋代影青刻花磨砂胎,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脱胎”又叫“灯罩胎”,因其薄如灯罩而得名。明末清初已有了比较成熟而完美的制作技术,其制作工艺要求极高。艺人用双手在拉坯机转轮上边旋转边提拉,使陶瓷泥料逐步变薄,并最终达到预想的规格。瓷胎厚仅0.5毫米,通体透光,造型精巧,制作薄胎需一气呵成,且在制作过程中无法修补,制作一件合格的薄胎器,往往要用掉十个坯胎,故有“十分薄,十分险”之说。目前,薄胎制作在国际上仅有英国的威基伍德公司能够制作,但其瓷胎仅为0.35毫米。
薄胎瓷是景德镇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世界瓷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国粹,代表了中国陶瓷的最高成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