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瓷器年代?

厉云凯厉云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器鉴定中关于断代是一项重要内容,而鉴定瓷器的年代真伪又有许多方法和考虑的因素。我们这里着重从造型、纹饰、工艺技术等方面简要加以介绍。

造型瓷器的造型是胎体的外部形态。各个时代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和使用要求等不同,瓷器造型也不一样。一般说,宋代器物显得瘦而俊,如影青观音瓶、执壶等;明代器物稍肥而稳重,永宣时期的大盘、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嘉靖万历时期的盖罐等均为典型的代表;清代器物造型更趋繁缛华丽,多有装饰性,如清三代的洋彩、珐琅彩等等。

纹饰 瓷器上的装饰纹样随时代的不同各有所好和各具风格。就青花纹饰而言,洪武时期的云纹被称为“大麦牙”纹,天、地、水等纹饰层次明显,山水景少;永乐纹饰纤细,花纹有渗化现象,内口沿喜绘海水、锦地纹,外口沿喜绘二方连续纹,最里层次绘圆形图案;成化纹饰更以纤细柔和、清秀典雅著称,外口沿只绘单线纹或小圆点纹等,这三期的瓷画在明青花中均为精品水平。再如五彩纹饰,万历时期红彩有铅釉红,色调厚暗,有凹凸感,绿彩暗呆,类似孔雀绿,黄彩浑浊,在黄彩上涂绿彩有黑色斑点,这期纹饰有写意之风格;康熙五彩改用烧成后的白彩上填入红彩,即铁锈红或釉里红,有明亮的红彩效果,绿彩透明鲜亮,黄彩明快光洁,纹饰以工笔之笔法绘成,显得工细严谨、艳丽多姿。再如颜色釉,明代霁红釉色深沉,釉中红釉凝聚成点,若红宝石,清初霁红深暗,釉中红釉凝聚成条状,有美人脸之称,雍正霁红釉色较浅淡,乾隆红釉面有桔皮纹等等,其年代特征甚为明显。此外,还有金彩、铁线描等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工艺技术 不同朝代的工艺技术也各不一样。仅就釉面、底足两方面也足可作为断代的主要依据之一。就釉面而论,明初釉面特征“滋失”(指釉面失透),清三代釉面特征“亮青”(极富玻璃质感)。康熙中期青花瓷釉面呈粉白、亮青(玻璃质感强);五彩、三彩器釉面则为纯白釉,釉层较薄。再如永乐甜白釉、康熙豇豆红釉等均为典型时代釉色。就底足看,明末及清中期以前的底足特征是“大底”,即足部宽阔露胎,在底足的边沿上又有以宽窄不等的泥鳅背、宽平、窄平、宽圈、窄圈等造型,明末至清早期的泥鳅背形状极为普遍,清中期以后逐渐消失。在明代中晚期,圈足明显出现二重环形一道凹线,在清代中晚期则不这样处理。如永宣大器圈足均有“砂足”“卧足”(即足根部内敛,足里宽外窄);成化“大底”呈“鸡心足”、“高圈足”和“浅宽圈足”;嘉靖万历的圈足普遍宽厚,康熙“大底宽厚”、少砂底,以白釉底多见。从明中期到清中期,“大底”均可见到火石红,清晚期“小底”火石红少见。此外,明代大器普遍有塌底现象,清中期以前器物普遍有跳刀痕和缩釉点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