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什么瓷器?
台湾的五彩素烧陶艺品
五彩素烧陶艺品是继白瓷、透明瓷之后的第三类素烧产品。五彩素烧瓷是先在未上釉的素烧坯上进行彩饰,然后以较低温度烧成。五彩是一种低温彩釉,色彩包括红、黄、绿、蓝、紫等,色调浓艳,对比强烈,而且大块平涂,所以有 "硬彩" 之称。这种彩饰技艺,与白瓷、透明瓷一样,也是从大陆传入台湾的。大陆的五彩瓷盛行于明清,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期,清代中期以后,五彩逐渐被浅绛彩所取代。台湾在日据时期已开始烧造五彩素烧陶艺品,当时较负名气的窑场是台北郊的木栅窑。此窑场建于日本明治三十八年 (1905),创始人是日本大阪人小坂直助,后来传给其子小坂正彦经营。该窑生产仿古五彩器皿,瓷质洁白细腻,釉子莹润,做工精致。器皿种类较丰富,有碗、盘、壶、文具等。木栅窑烧造的五彩器物,当时除了在台湾内销,还运销日本和欧美各国。现藏于台湾省博物馆的五彩双耳瓜形水洗盒。水洗盒呈椭圆瓜形,有盖,器身两侧有双如意形耳,通体施白釉,以五彩为饰,画面纹饰疏朗,人物、瓜果、花草等,画工精细灵巧,充分显示了清康熙斗彩的遗风,是台湾五彩素烧陶艺品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