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谷瓷器什么年代?
九谷烧从产生至今经过几个发展阶段。
1650年前后,加贺前田家的二代藩主前田利长(1606——1658)非常喜爱茶道具,他将窑工召集到加贺的山中发起了九谷烧的创始活动。这一时期的品种以茶入为中心,有花入、香合、水指、军持、小罐、饭茶碗等。此时九谷烧还很稚嫩,被叫作“山中古九谷(やまなかふるこくたに)”。代表作有在黑釉上绘有桃、松竹梅图案的饭茶碗和淡绿釉的茶入等。
1680年,将窑从山中搬迁到了市区的九条谷。在松前藩人田中右笔与左卫门等的领导下,九谷烧逐渐繁盛,制作了从茶道具到酒器、调料罐、壶、碗盘、花瓶等大量品种。代表色使用白、蓝、红、紫、黄五色,再加上黑釉和浅绿色釉。白釉是玻璃质,比现在要白,呈珠光质感。鲜艳的红彩在当时的日本是独创而且水平非常高。左卫门使用这种红彩描画的云彩、牡丹莲花被叫做“西光红(さいこうぐ)”。现在也是九谷烧的传统底色。这种九谷烧被称为“古九谷”。
1690年,由于幕府的限制,加贺藩的财政恶化,工房被迫缩小,产量下降到了高峰时的十分之一。品种逐渐变为花瓶、茶巾托、茶盘、酒器等,而且画法也变得简素。此后来到了18世纪,生产逐渐停止。
1830年前后,人们发现了山中的旧窑址,以九谷村的田中玉之助为首开始了重新复原九谷烧的活动,1867年玉之助参展于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银奖。
1850年后九谷烧进入了近代,产量增加,有“新九谷烧”之称。现代的九谷烧是在新九谷烧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而且1960年代以后,以井上雪斋为首的许多九谷烧大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色彩和画法,创作出崭新的作品,被称为“新派九谷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