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红瓷器值钱吗?

姬建飞姬建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清两代是中国烧造瓷器的鼎盛时期,由于皇室的爱好与影响使得制瓷业在工艺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单色釉和彩瓷争相出现,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珊瑚红釉瓷便是其中之一。

珊瑚红釉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流行。珊瑚红是一种低温釉色,是在高温铜红釉没有成功的基础上烧制的一种低温代用品。因颜色近似珊瑚之红色而得名。工艺制造时是在烧成的白釉上用铜红釉料作地,再在上涂抹一层釉汁,入窑低温烧成。其色艳丽通明,近于天然珊瑚之红色。有的在珊瑚红地之上加绘五彩纹饰,则被称为“红彩”。

康熙时期珊瑚红釉作为铜红釉的代用品,主要用于器皿的单色釉和彩绘的色地。此时的珊瑚红釉色调较深,色泽均匀细润,光艳夺目,玻璃质感强,有凝滞感,色红浓暗,接近天然珊瑚的颜色。由于这时的珊瑚红是用吹的方法施釉,所以器物内、外壁均有呈现,只是内壁的釉色要淡一些。早期器物足内多施白釉,也有少数施透明釉的,一般均署本朝款。晚期的器物足内则均为透明酱釉。

雍正时期是珊瑚红的鼎盛期,其色泽更是比前朝更为晶莹透澈,更为红艳明亮。早期的器物足墙薄而色深,后期的器物足墙厚而色浅。另外也有在洁白的瓷胎上直接吹一层珊瑚红,即在高温烧好的白瓷上以铜为呈色剂吹一层很薄的釉汁,入窑二次以低温(750℃左右)烧成。器物底部都是白釉,很少再有一层透明的酱釉。如果见到有透明酱釉的,则是后仿品。在纹饰方面,有少量的在珊瑚红釉地上用浅色描绘图案纹饰的,称为“反锦”。在明清时期珊瑚红多用于以器物口、足为带装饰的色地,以矾红彩突出纹饰图案。也有通体施珊瑚红釉。雍正珊瑚红釉器一般多署“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乾隆时期珊瑚红釉的制作工艺与雍正时期相同,但色泽比雍正时要稍深一些。乾隆朝的官窑珊瑚红釉器既有单色的,也有在珊瑚红釉地上绘彩绘的。单色釉的底部施透明釉,也有本朝款。彩绘器的底部则多为透明酱釉,也有本朝款。乾隆朝珊瑚红釉器除单色器外,绝大多数是用作其他纹饰的色地。如在珊瑚红釉地上用金彩作图案,称为“金酱地”。

目前在古玩市场可见康熙到现代各朝代的珊瑚红釉器物。一般常见的器型有瓶、缸、盘等,其中康熙器型有筒式瓶、双连瓶、梅瓶、钵式缸,以及盘和碗等。器物足内有釉者,均为康熙早期器,后期器足内无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