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瓷器产于什么时代?
球形瓷器创始于北宋的北方地区,流行于北宋至明初,宋代金、元的墓葬及遗址中时有出土,有的传到日本和朝鲜。球形瓷炉的烧造,到明初便告结束。
球形瓷炉在宋、金、元时期窑场的烧造品种中,虽然不是主要品种,但这种造型奇特的瓷 器,在瓷窑中成功烧制,却是北宋以来北方窑工匠心独运的创造,并由此构成了我国古代瓷窑生产多种器物造型的灿烂篇章。球形瓷炉在造型上突破传统礼器簋的规范,而制成球式,应是宋代理学中和思想的体现。
在制作工艺上,它借鉴了金属工艺的造型设计,将簋形炉和球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人们用香或焚香的需要。它将中原金属工艺的造型特点与北方窑场的施釉工艺相结合,又巧妙地运用化妆土来突出主体部分的花纹图案,表现出北方窑工博采众长、敢于创造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