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瓷器有多少种?

令狐一逸令狐一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蓝釉是中国传统颜色釉的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1300~1350℃的高温下烧成。元代烧制蓝釉时往往施两遍釉,明代蓝釉的生产已有很大改进,釉料一次烧成,釉色稳定,不流不裂,通体均净。明清时,蓝釉与白釉相配合,使用在各种器皿上,如蓝釉白龙纹盘、蓝釉白花或暗花云龙纹三足洗等。有的蓝釉与红釉配合,如红釉暗花鱼纹盖碗上绘蓝釉的海浪。此外还有套用金彩或铜红彩,使器物更加富丽堂皇。明代蓝釉的代表作要推明初景德镇窑烧制的霁蓝釉,其在蓝釉中尤显色深沉,釉面莹亮,如宝石般。霁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是明、清两代皇家祭海时的祭海神、祭海祀时的必备之器。

高温蓝釉到了清康熙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蓝釉中加入较多的钴土矿,从而烧制出了一种色泽浅淡的月白蓝釉;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施以用金描绘出的龙纹、凤纹、花鸟草虫等图纹,从而使得金彩与浅蓝色的蓝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使得图纹装饰十分优美、华丽。另外,清康熙时期还有带蓝玻璃釉的器物。清乾隆时期盛行用蓝釉作色地,在高温烧成的蓝釉器物上利用金彩描绘出图案、纹饰,或配以白釉绘青花色地开光等手法来装饰器物,显得十分典雅、庄重、精美。晚清时期,出现了在蓝釉地器物上用黄、绿、蓝、白等各色描金鱼等图案图案的器物。

总的来说,在清代,各种色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霁红釉、霁蓝釉、洒蓝釉和珊瑚红、秋葵黄、水红、苹果绿、西锈紫、紫金釉等,它们在低温窑炉中烧制形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