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瓷器?
萧何月下追韩信为青花瓷人物故事画题材之一,表现汉朝名臣萧何举荐韩信的故事。元代即开始制作这一图案的瓷器,明代十分流行,清代时仍时有烧造。
韩信,西汉开国功勋,在楚汉争夺战中为刘邦集团的得力大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功高无赏,誉满无宠”,最后遭到吕后的毒害,其凄惨的结局引人泣血。而其在追封为淮阴侯之前的发迹,则离不开萧何的鼎力举荐。韩信早年家贫,投奔项梁起义军未被重用,又投刘邦,终日随行,仍未能显其才干。兵败荥阳时,韩信逃亡,萧何追回,竭力举荐,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授予兵权。此后,韩信辅佐刘邦,东荡西决,南征北伐,终成帝业。
历史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以之为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不胜数,也成为戏曲舞台上常演的保留剧目,影响十分深远。而在青花瓷画中以之为题,亦是自元代即开始制作,元青花人物故事题材中既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图案,明代宣德御窑更烧制有著名的高足碗。
元青花上的“追韩信”画面通常比较简单,只是把几个历史人物按故事情节放置于山川河流之中,没有复杂的背景作衬托。而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画中,随着瓷器制作、绘画技法的成熟,“追韩信”的画面也更加讲究,山川流水、树木房舍等背景描绘都十分清晰。
萧何月下追韩信高足碗传为明代宣德御窑制作,青花造型精美,图案画工也十分精湛。高足碗在元代制作较多,明代仍有烧制,这种形制的器物便于手握,多为帝王等权贵人等使用。碗心、碗外壁及高足上均有青花图案,碗心绘制折枝花,外壁则满绘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图案。
这件青花高足碗的外壁图案是以山川河流、树木房舍为背景,表现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场景。画面为俯视图景。山川河流呈左右环抱形走势,山峦逶迤,河水弯弯环绕。山上林木苍郁,房舍建筑隐现于山间。一山间小路上,一骑者催马急追,身后有一挑担者徐行,担者肩背弓箭,正是韩信。另一山道上,一骑者从右侧山路驰来,与前方追者汇合。
画面中另一侧的山道上则有一组挑担、负物者,应为兵卒、仆佣。山麓处有一人依河岸向远方眺望,似等待来人。河面小舟荡桨,似有人乘船离开。图中的几组人物,有的策马疾驰,有的徐行缓步,有的在等待观望,他们或大或小,或近或远,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极富故事感。这件“萧何月下追韩信”高足碗不仅描绘了追人物场景,还有壮丽的山河、幽深的林木、蜿蜒的小路和来往的舟船,场面开阔,引人入胜。
明代青花瓷上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题的还有很多,嘉靖年间御窑烧制的方辅盒就绘有非常精美的“追韩信”图案,同为御窑的青花梅瓶上也有绘制。普通民窑则更多的制作青花盘、盆。还有以“追韩信”图案装饰瓶身,而瓶口、肩部则以其他图案来装饰。
清代的青花瓷也很喜欢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题用来装饰,同治时期烧造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碗、盘,光绪时期则有瓶身以之装饰的青花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