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收高古瓷器?
古玩城都有
古玩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财产,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宝贵的实物资料。然而,近年来古玩市场却频频被质疑掺假、作假,更有很多人对古玩市场敬而远之,那么,古玩市场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鱼龙混杂,古玩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中又有何变化?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等古玩市场,以及上海、西安,亲身感受古玩市场现状。
北京 谈价技巧很重要
在北京,古玩城主要集中在东二环和西四环一带,如北新桥附近的官园古玩城、东四环的潘家园、西四环的海玉唐古玩城等。近日,记者亲诣北京潘家园,体验了在北京淘古玩的乐趣。
虽然已是初秋,但潘家园的早晨却很热,一大早古玩商贩就将地摊铺好,静静地等待着买主。“玉猪握,汉代的,这是真品。”一位商贩见有陌生面孔驻足,赶紧介绍手中的古玩。记者打量着手中的玉器,该件物品看上去呈青灰色,握把有些粗糙,“这件玉器是用和田玉制作的,你一掂量就比我手中的钢笔沉了。”商贩继续说道,“你看这玉器的颜色是自然生成的,有岁月的包浆,这是作假的玉器所不能有的,你只要仔细看着青绿色处就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而且,这种玉器在汉代是做辟邪用的,现在存世量已经很少了,这是一件真品……”记者还没有看完手中的玉器,商贩已经介绍近10分钟了,最后商贩将价格定在3000元。“这东西不便宜,绝对不便宜。”记者在心里嘀咕着,便笑着将玉器还给了商贩。
接着,记者一路逛过来,每经过一处地摊,商贩就会围上来介绍手中的宝贝,尤其是古钱币较多。有商贩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原材料和仿制工艺的提高,加上造假者对古玩研究越来越深入,使得仿制技术越来越高超,现在以假乱真的古玩多以玉器、字画和瓷器为主,对于这类真伪易混的古玩一定要慎重。但商贩同时表示,古玩市场80%售出的古玩,买家当摆设或者纪念品,并不作为收藏投资使用,因此商贩不会刻意卖假货。而且古玩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管理越来越严格,商家和买家之间的互相监督,对市场秩序有了很大的规范。潘家园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点,据他介绍,潘家园每天人流量约为两三万人,每月有5000万-6000万元的交易额。在交易的过程中,每月仅有十几件商品出现退货。因此,市场中出现古玩质量或仿品的问题,并不是绝对的主流。相反,他建议买家在交易时,一定要记住讨价还价是一大技巧,很多商品商贩最初报价在2000元左右,但最终能以三、四百元成交。
不过,记者在报国寺的收藏品市场体验时,感觉就有些不太愉快。当记者走进一条写着“古玩”字样的小街时,被四五个人从不同方向围住,然后被推荐各类古玩。当记者询问价格时,商贩表示只有上位子才能讲价,随后记者便被商贩带进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一进门只见屋内陈设杂乱,除一些仿古家俱外,地上还堆着不少古董。商贩要求记者逐一挑选物品,当记者对一件翡翠观音爱不释手时,商贩抬价达到了1万元,而在记者的还价下,商贩最终仍以6000元价格售出该件物品。
上海 不能“捡漏”
上海的古玩城和北京、广州等相比,不论从规模上,还是商品的存量,都相差甚远。记者从黄浦区文化局了解到,虽然上海古玩市场并不多,但在交易过程中还是比较规范的。据业内人士介绍,上海的古玩城只有位于人民广场附近的市百一店古玩城,而专营古玩的地摊市场只有淮海东路一个。记者在淮海东路转了一圈,发现这条马路并不长,道路两边停满了车辆,由于是上班时间,路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在淮海东路古玩市场中,陈设物品多为仿古家俱、玉器、文玩等,与北京的古玩市场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在淮海东路很少看到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