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书法什么写?

万俊章万俊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惊”字的写法,我们首先应了解其篆书的形貌特征——《说文解字》记载为:“驚,馬驚也。从馬,省声。”段玉裁在注疏中进一步解释道:“凡言驚者曰驚,聲氣之動於心而發于口者也;有物之來曰驚,耳目之所接而心為之動者也……馬驚、鹿驚皆以聲氣說,犬吠則起,鸡鳴則起皆是。” 可见,“驚”之本义即马受惊,由此引申出使人受到惊吓、感到惊异等义项,并进而构成了如吃惊、惊讶、惊心动魄等一系列常用词。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诸如震惊、惊动、惊讶、惊奇等词语,形成了复杂的语义系统。 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由于书写材料的不同以及书写工具的改进,使得篆书向隶书、楷书逐渐演变的时期出现了草书和行书,它们既继承了篆书的传统,又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变化,因而也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惊”的字形。 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字体的“惊”来逐一分析。 一、篆书 “惊”作马受惊讲时,原为会意字。金文及小篆中“马”均系“马”的早期形态,“马”与“驚”下部分别写作“■”“□”,其中“■”表示马的鬃毛或尾毛的形状,“□”则代表马头的形状[3]174-175。两者相加即为一匹马的造型。 “忄”为“心”的省略符号,本意为人形加一点以示注意,后简化成“点”。据张澍《卷谣》载:“心者,人所以主宰,故从人焉。”心主神明,人之情绪由心生发,因惊恐而产生的神情便是“惧色”,因此《说文解字》中记载“惊,懼色也”。金文中“忄”或作“▲”,小篆则多写作“•”。

二、隶书 隶书中仍保留了篆书中的大部分笔画,只是比篆书更加简化,如“马”写作“●”,“忄”写作“|”。隶书中还新添了不少结构独特的笔画,比如“马”字中间一横变成了短竖,“忄”的一横变成长撇,且两笔方向相反。这样,隶书中的“惊”已完全看不出马的形象了。不过,它的字形却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左部第二笔横折钩,形似人伸出双手欲阻挡马蹄飞奔的样子,十分传神。 三、楷书 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楷书中仍存留了一些隶书的特点。“马”的笔画变得更为流畅,同时左部的“丨”改为“亅”(今不作“亅”用),右部的短撇变为斜勾,这些细节上的变化让楷书中的“惊”更接近“忄”的本义,从而也更像是一个人正在被马吓到而惊慌失措的神情。

四、草、行、宋体 草书与行书均是书写较为快捷的字体,往往将一些偏旁部首进行合并简化处理,于是它们的“惊”均采用了相同的结构模式——“马”变为“⺼”“马”的左部“马”与“灬”合为“⺼”,是隶书“忄”的原型之一,右部“马”则省略不表;“忄”变为“•”或“丶”草书中最常见的两个字符就是“厶”“丿”,分别代表竖弯钩和点。这两个字符与“马”的组合,正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忄”。 宋体的出现晚于上述几种字体,但其基本笔画多为横向或纵向排列,为了适应这种特点,它采取了更简化的处理方式,“马”不再出现,只剩下一笔一笔连起来的“•”,这恰好又是小篆中“忄”的雏形了! 以上四种字体中,除楷书外都是简化了的字形,但是它们在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除了最后一例宋体外,其他三例都有明显的“马”的样式,这说明,即使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人们对于“惊”的基本意象还是能够很快识别出来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汉语词汇体系中,“︽”已经不能单独作为“惊”字的部首使用了,然而它仍是现代汉字中的一部分,而且仍然保留着与“忄”相似的构字功能,只不过大多与“忄”结合使用罢了,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人名,其中都含有“︽”这个偏旁。“��”即是指具有“︽”这个偏旁的汉字的意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两个名字中“︽”所在处的位置均与“忄”相似,说明“︽”仍然保持着“忄”的基本属性。

优质答主

谢邀! 题主问“怎么练习隶书”,首先我想说,先不要急着练《张迁碑》…… 虽然《张迁碑》号称“汉隶之首”、“汉隶中最为有名者之一”等云云。 但是我个人认为它并不是很好的入门书体。因为太容易写得方头方脚了(比如很多学者的作品),这种方笔太僵硬,不是那么好把控的;而且有些字在整篇的字里也是不协调的。 所以建议先选《礼器碑》和《乙瑛碑》来临摹吧——这俩都是东汉时期的碑刻,风格接近,比较相近,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如果临不了,可以找一些现代书家写的类似的作品来模仿也行(注意要选择那种风格比较接近的)。 这个阶段可以先不求笔法,力求字形结构上的相似即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