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态书法吗?

麻鸿飞麻鸿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没有,我练了十年多书,临过唐欧颜柳赵米苏蔡王钟褚张曹祝等历代名家的帖和碑,对书道有些体会. 书法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书写者情感思想的外化形态.它以线条的变化构成美感的艺术形式,通过点画组合而形成章法布局.其线条的起行收,笔意的浓淡枯润,以及字与字,行与行的布局疏密,都是通过书写者的主观意念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书法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而所谓"有态"或"无态",实质上是指作者书写时的态度而言,即是否认真对待作品的态度,亦即通常所说的用心不用心的问题;至于说这种"有心"或"无心"所带来的审美效果,则是另一个问题,也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书法创作是书家表现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与舞蹈,戏剧,音乐一样,都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所以,在书法创作时,要讲究一个"情"字,古人讲作书要"兴发志气,洒然得意,自抒胸臆”,就是要表达作者的激情情怀,而书法作为作者的一种心灵外化形态,是有生命的,它是作者情感思想的外显.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出感人的魅力. 然而,书法的创作又不能像散文,诗歌那样可以随意抒发.因为书法创作不同于文章著述之处在于它不是以文字内容而是以文字形态为欣赏对象的.所以,它的创作既不能随心所欲,又不能矫揉造作,而要恰到好处地把握作品的"度",做到恰如其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称道的“自然天成”.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我觉得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身的修养,二是临帖的质量. 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必然是博学多识之士,他不仅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人格上也往往达到很高的层次;他的人格力量、学识修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这样的书法作品才是美的,才会给人以美感享受.相反,如果作者自身学识修养不佳,即便他费尽心力创作出来,也终究难以成为精品之作.

二则,就是临帖问题. 古代书家都重视从传统中吸取营养.王羲之曾对人言:“若欲学书,先观古今贤善法,虽不知何谓筋,何谓肉,但多习古书,自然意远势高耳。”“观古书及《乐毅论》、《黄庭经》、《太师箴》诸帖,皆须入神,不可刻镂剪截,散行简乱,乃为末事。”书法创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而这基本功的积累又依赖于扎实的临帖基础. 事实上,任何一笔一划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不认真研究传统,只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胡乱发挥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所以,要提高创作水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老老实实地从传统中去汲取营养.当然,临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临摹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经典的反复品味而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书坛,有的作者一味强调创新,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令人哭笑不得……书法创作确实是一门学问,要想真正掌握好其中的奥妙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优质答主

没有, 只有“笔”的心态、 “墨”的心态等…… 我不怀疑题主所说的心态字。 但这不是字的问题; 这只是文字问题中的文字表述与语言描述的范畴问题; 我们知道中文是单音节词,一个汉字代表的是一个字,因此可以说诸如什么“心”啊、“态”什么的来指代书写者的情感(注意此处并非特指情绪或感情)——这是形意化的表达方式; 而英文不同,它是字母组合成的单词,其中每个字母都有其独特的发音;因此我们无法用单个的中文词汇去准确形容作者的情绪,我们只能用更形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这种表达的形态便是意象化。 与其讨论是否存在一种所谓“心态”的概念,倒不如研究一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形意和意象的文字表达,这才是正道! 比如《书谱》里有这样一些句子: 又如《笔阵图》里: 所以我常说,古帖的字句不是随便写的,这些文字在表达上的讲究都是值得学习的。而这样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