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书法王什么?
1.“王”姓书家不少,如唐代有王觉言,宋代有王道真、王德文(字仲卿)、王德寿等,元代有赵孟頫、王冕,明代有董其昌、王小同、王世贞、王宠、王铎等;清代有汪肇龙、王澍、王文治、包世臣、邓石如、吴让之、翁方纲、何绍基等。2.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家之一,官至礼部尚书,与董其昌齐名,时称“南董北王”。他的行草书影响甚大,对当代书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由于他擅长行草,又善楷书,所以人们往往以“颜、柳、欧、赵、董、王”并称之。
我最近才读了《王铎传》一书,作者是王锋先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此书的出版,使人们在当今书坛仍盛行“流行体”的时代里,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位具有历史地位的艺术家。 王铎生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活了七十岁。他出生在河南孟津一个书香人家,父亲王遵履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且喜欢收藏法帖,家中藏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轼等人的墨迹,这对王铎日后学习书法大有裨益。
他在十三岁时即能写一手漂亮的四体书,十八岁时中了举人,二十一岁又中了进士。之后他先担任黄州府同知,后又任安阳知县,直到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时他才得到入京做官的机会。当时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李自成已起义反明,满清又不断南下进犯中原地区。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明廷重臣建议起用曾在辽东抗金颇有建树的王化贞取代主和派大臣袁应泰守辽东。但结果王化贞被皇太极击败。这时王铎因母亲病故回家守丧三年。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王铎到南京做了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司礼太仆,后又升至礼部尚书。此时清兵已在关外建立大清国,并大举入关,直下南京,明帝被俘自杀,明朝灭亡。在战乱之中,王铎又回到了家乡。后来他又曾投奔永历帝,但始终得不到重用。直到清顺治十六年时,他才又回到京城做了礼部侍郎,后又历任刑部吏部二部侍郎等职。直到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他七十高龄时才告老还乡。
王铎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少年求学阶段二是仕宦生涯时期三是晚年生活阶段。
王铎一生酷爱书法艺术,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广泛汲取晋唐诸家之长而自成一格。他曾说过自己的写字方法——“一日临碑一日摹帖。临正摹险,临古摹今,左临右膜,前临后默;如此数年,则自会通也。……学书要脱去旧习,当从《兰亭》取趣,《兰亭》之外,别无法也!”可见他对书法艺术的见解是相当深刻的。
他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他说:“作书须提得起笔。所谓提起者,非高声读文之谓,乃意先下笔,不可随波逐流也。”他还说:“作书之法,要须仰袭古人,悉数而广之,然后出己意,子变旧律,不堕靡俗。”这些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当今书法工作者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