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多密经书法?
“般若”是梵文Prajñā的音译,也作“般若多”、“般泥摩”等,意译为“智慧”;所谓“多”或“摩”都是数词,在佛经中常常作为动词用,表示“到某程度”的意思,如说“四禅八定”“十波罗蜜”等等。 《般若部》(prajñā-saṃgrāva)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核心部分,主要宣扬空性的教理,认为宇宙万有是假名的,没有实体性,所以称为“空”,但又不是断灭空(śūnyatā)。
大乘佛教分为北传和南传两系,前者以汉地为主(有时也包括藏地在内),后者以东南亚各国为主。南北两系的《般若部》各有特点:中国汉地的《般若部》偏于义蕴深远;而东南亚诸国的《般若部》则侧重于词句明晰。从语言上看,中国汉地的《般若部》大多是用当时流行的梵语写成的,而东南亚诸国的大多数则是用当地通行的语言写的。因此,尽管这些不同地区的《般若部》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共通”的特点——这种共同的形式就是“藏语文书”的主要格式。
“多/密的”分别指大小乘,这里的“密”指的是小乘中的“密教”(vajjika)。 上述所说的“三藏共通”的特征,也就是“藏语文书”的基本格式: 一、竖写左行读 二、首尾各加冠题 三、正文中间加题记 四、正文每行字数不定 五、每个字左右两边留白 六、每个字的笔画粗细相间 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细节: 第一、所有的标点符号一律不用,如果要在文中出现新的句子,就要另起一行; 第二、每一个汉字都单独占据两个字母的位置; 第三、在行末要写出下一行的第一个字符的前一个字母来表示换行; 第四、同一个词语多次出现时不用重复写上整个词组,只需在上面标上阿拉伯数字就可以了;第五、有些特殊字符可以采用拉丁字母来代替,具体请见本文附录1.0。 一、藏文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西藏文字的产生时间,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公元8世纪。但根据最近的研究,西藏最早的象形文字出现在7世纪的敦煌遗书中,比这还早些的吐蕃时期(618—904)的吐蕃金石录和汉藏对录中也有零星的象形文字,还有学者指出早期的文字是刻在大大小小的石头上的,而不是写在纸上的[1]。 藏文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由印度北部迦湿弥罗国(Jambudvipa,又作“犍陀罗国”)的婆罗米字母转变而来;一说是从古代于闻语(即古维吾尔语)的文字演变过来的[2]。不管怎么说,藏文在形成之初确实受到了犍陀罗字母的影响,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松赞干布派人去印度留学就是为了学习这种字母。
二、藏文的书体分类 目前藏文的书写体约可分为六种: 1.甲骨文体:这种字体多用于雕刻或绘画,很少用来书面书写。据考证,唐卡画中的金刚、天王多为此类字体,可见其历史悠久。 2.古印刷体:这是现存最古老的书面文献所用的字体。在西藏地区发现的最早印刷文物有西藏大昭寺中的木版印经板,此外还有建于公元838年的桑耶寺的《甘珠尔》以及萨迦寺的《萨迦格言》等都是用这种字体印刷而成的。 3.欧体:这一字体是在元朝时由欧洲人传入内地的,因其特点是笔画较细故称作O-tibetan,又称Vewo tibetan。由于元代在西藏地区设置了宣慰司、宣政院等一系列官职来管理藏区事务,欧体的流行也是由此而来的。 4.宋体:这是一种与楷书相近的字体,因其在宋朝时被普遍使用而得名。目前所看到的藏文书籍大多是用的此种字体来印刷的。 5.藏文新草书:这是在传统草书写法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现代书法,它吸收了汉语简笔汉字的优点,线条更加流畅自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字体。 6.藏文书法艺术:近年来一些书法家借鉴中国书法的艺术成果创作出了一大批别具一格的藏文书法作品,给传统的藏文书法注入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