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溢字怎么写?
“书”字的写法,历代的名家都有不同,我们取其代表作为例。 “书”字在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中的写法如下—— 其中,这个“书”是右军本义之写法(即“以点代横”);王献之的行书《十七帖》中多次出现此符号,见下图—— 张旭的狂草《古诗四帖》中有“書”字,但此处的“書”已变为左书了…… 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赵孟顺的楷书《胆巴碑》等,都遵循着“右書法”来书写这个符号…… 欧阳询的楷书《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中也有一个“书”字,但与上述诸家的写法略有区别——“书”的字底没有完全封口…… 可见,“书”这个偏旁,其实是可以写成很多种形式的,并不一定非要写成某个大家公认的样子或形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相同的“书”字呢?这就要说到汉字的造字原理了……“书”这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再到隶书和草书直至现在常用的行楷体与楷书体,形迹虽各不相同,但本质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上图便是“书”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由图中可知,“書”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复合字。它是由“竹”与“者”两个部分组成的。 所谓“会意”,就是说要把“竹子”与“拿着它的人”联系起来看才行——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意义。
所谓“形声”,则指的就是用“者在竹之下”这一声音来给这个新造出来的字做标注的意思。因为“者”在此处念[zhě]而非[shū]的缘故,故而古人便把这个字给省去了,只留下了“竹”的部分。这便是“书”的原型。 从上面这张图便可得知,所谓的“書”,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竹”,另一部分则是“者”。而这两个部分的结合,恰好就形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