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历史多少年?
在商代后期,刻写在甲骨上的卜辞已经讲究字形结构了;西周金文,即铜器铭文已很美观;战国时代各国文字的流行字体已有一定风格,如秦篆、楚系隶草等。 至汉代,汉字发展到了定型阶段,隶书成了通用字体之一(另两大主流是章草和汉简草书)。
在东汉末年的动乱时期,一些文人出于避祸的需要,开始将隶书笔法简化为一种新字体,这就是后来的楷书的源头。这一过程大致是在西晋时期基本完成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对这一楷书系统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以字行”的说法来规范自己的笔迹,从而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范本。
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鼎盛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及书体,但楷书的地位仍然没有动摇。宋元时期,楷书仍是通行的字体,不过由于宋代官方以行书作为主要书写体式,于是不少楷书家都开始探索行书的道路。明清两代的书法则主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流,楷书逐渐被冷落了。 从总体趋势看,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字体,这些字体中又以正楷和行书使用得最普遍。因此从这一点上说,所谓“传统书法”“主要是讲楷书或兼论行书以及两者的关系”,这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您所说的“如果不用毛笔,用什么工具去进行创作”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由上面那个“传统书法”的定义所决定的。因为除了毛笔以外,还有硬笔(包括钢笔和铅笔),以及用各种工具制作出的毛边纸、宣纸和人造宣(熟宣、水写布之类)等等,都可以用来练习和创作,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法,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另外还要指出一点的是传统的笔墨纸砚只是辅助创作的工具,而不是决定作品最终质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