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书法的高古?

步燕静步燕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理解的古,是历史的厚重感,而高,则是一种审美取向上的追求和选择。 高古并不是一种书体,也不是某种风格的代名词。它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评价、定位与概括。这种概括来源于时代发展中对历史书法的认识、梳理、归纳以及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概括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书法美的理解。 “高古”一词最早见于东汉·蔡邕《九尧论》中“高古之美”一章的记载;南朝梁·萧衍在《观钟繇草书十二笔势》中也有云:“高古之书,见余笔法。”“高古”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魏晋时期及魏碑等书法的风格特征。

那么什么样的书体才能称得上是高古呢? 晋代王羲之父子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后世多称王右军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作品被后人视为珍宝,流传至今的有不少。但是据考证,真正属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本人的原作,目前存世的不超过十件,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小尺寸的作品(如《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因此我们很难通过它们的面貌去判断两晋时期乃至更早的古书法风貌是什么样子。不过好在,由于王羲之父子在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人对他们的临摹学习又极为认真严谨,于是乎,后人留下的关于他们书法的摹本(也叫刻本、刻帖)就比较多一些了——这些摹本,虽然有的也是后世高手所临,但毕竟还是能够从中窥探出原迹的一些样貌来。下面以米芾《蜀素帖》为例来进行说明。

1.1725年,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命人收集历代墨迹精品,进行辑录汇编,编撰成《三希堂法帖》,其中就有米芾临的《兰亭序》,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1.1948年美国收藏家安思远于北京购藏,现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中的米芾临的《兰亭序》,该帖为宋拓本,与上帖基本一致,只是字稍大一点而已。

2.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南宋人所临的王羲之《十七帖》(图二),该帖卷末有明嘉靖年间文征明手书的跋语,可知此图为明代物。

3.上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帖》,原为上海博物馆藏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捐赠给南京博物院。

4.上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贴》,原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版《芥子园画谱》中的插图。

5.上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帖子》,现为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卷尾有元末明初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题跋。 6.上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字帖》,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7.上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贴纸》,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8.下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帖》,曾收入1997年版《中国法书全集(十八卷)》。 9.下图这件米芾临的《十七字帖》曾被鉴定为宋代刻帖,实则为清代所刻。

可见,通过以上这些米芾的临写本,大体也能看出晋唐古帖的风貌了吧!另外,从这些米芾的临写本来看,他的用笔结字也与王羲之父子十分接近(当然这也很正常,因为他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嘛)……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词经常被人拿来与“高古”搭配使用。那就是“尚古”或“崇古”。比如唐朝的李嗣真在评论晋代书法家卫铄、智永的书艺时就说过这样的话:“……二公并善正书,各极一体之妙,然其尚古归厚之意虽未能超轶流辈,可谓不堕晋室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两位晋代的书法家都擅长楷书,且各有各的书写风格,但他们对古代书法的执着与喜爱却是有目共睹的。

综上可知,“高古”是古人对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特定审美趣味的评价性表述——“高古”这个词汇本身并没有指某一种具体的书体或者某一个时期的风格,而是一个带有主观判断色彩的抽象概念。所以也就决定了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优质答主

高古,就是古人写得很好看的字; 高古,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字体或字形,包括现代硬笔写的字; 高古,没有错字、繁体字、异形字等错误; 高古,书写时不用蘸水、描红纸、涂改; 当然现在有了电脑和手机软件,我们完全可以将那些字打出来打印着学习——如果这样,那这个“高古”就失去了意义。。。 题主在练字的时候,要养成这些习惯……比如我练欧阳询的字,就用欧体本子对照自己的字来纠正。(虽然他老人家很多字都写错了) 我觉得这很必要啊! 试想下,你把一个自己都不满意的字用铅笔划掉重写,这是有意义的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