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法写怎么菊?
汉字的“菊”字,是象形、指事兼会意文字。从菊的甲骨文来看,像一株菊花在茎秆上伸展开花的样子。 《说文》:“菊,菊华也;从草,鞠声。”这里的“菊华”二字是同义词并列,是说菊就是菊花的花。许慎的解释基本切合原义。但菊花的形态与汉字“菊”的不同。这里说的可能是一个象形的菊字,一个表示意义的字。 “鞠”为“菊”的异体。小篆把菊画的更加具体了些,像一朵盛开的菊花。隶书楷书的菊都是从此来变化而来。如上图。
这个楷书菊花的基本形象,一直沿用至今。只是由于书写习惯的变化,竖弯钩变成了竖折,横画中间那一点变得不那么明显罢了。 我们来看看草书和行书中菊花的特点。左为草书,右为行书。 从上面的图片中不难看出,草书和行书的菊字,比小篆的菊字,简化了很多很多……特别是中间一竖直接省略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无论是草书还是行书,它们的主要作用不是用于阅读,而是侧重于表达书写者的书写状态以及书写动作等,因此笔画的简省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再看看章草的演变情况(此图取自叶楚伧编著的《古代文字学纲要》)—— 上面这幅图中,左侧为章草的菊字,右侧为今草(今草也就是流传下来的所谓的草书)的菊字。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草书中的所有点撇都演化为竖勾,所有的横撇都演化成竖提或者竖捺,而中间的竖画则全部消失不见……这种演化是极其符合草书的创作特征的,因为草书主要是用来书写快的,所以,除了少数特别讲究书写者往往要保留一些特殊的笔画外,绝大部分时候草书是只讲节奏不讲笔法的,即所谓“一笔书”“一笔草”。这也是草书的魅力所在吧。
综上所言,我认为题主所说的问题应该是出现在草书或者行书中,因为在楷书或隶书当中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