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属于电气石吗?
“电”是人们对天然玉石接触后产生的知觉,这种知觉是由于玉石本身的理化性质所决定的——当人体接触天然的玉石时,由于人体与玉石之间存在着静电现象,使得正电荷聚集在玉器表面,负电则集中在距玉器较远的皮肤上;而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续和按压程度的加深,这种电位差也会相应增大。如果人连续多次触摸或按压同一个玉石件,其表面的电位差会出现明显变化。 当然,这种电位差的产生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此条件必须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如相对密闭的房间里),其次是人体与玉石必须同时接触并且反复摩擦,最后还有人体本身必须具备静电荷。否则,即便是在同一块玉上反复地擦来擦去,也不可能出类似的现象。所以这实际上是人体生理作用下产生的生物电流效应,而非所谓的“电磁场”作用结果。[1][2] 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的本质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人体与玉石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引起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因人体与玉器发生摩擦起了电荷转移所致。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解释将上述情况归因为“压电效应”——即当人们用指甲划玉器时会产生“放电”现象,这是因为部分玉器含少量钠、镁等金属矿物颗粒(透辉石、斜方铁辉石等)所致。这些金属矿物的晶体结构属于层状,当它们受到外力的挤压时就会产生电流。 事实上,除了上面提到的静电感应之外,人们在长期把玩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玉材时还会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玉会渐渐地“变色”——即由白变黄,或者由青变灰。对此,近代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取一块玉料,使其暴露在空气中,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结果发现3个月之后颜色会显著变深,而9个月之后几乎变成黑色。
其实,这种现象也是由电荷造成的。只不过这个“电”不是自然界的带电现象,而是人工测试的电荷。 原来,当天然宝石接触皮肤时,因为人体是电的载体,它会以静电的方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从而造成电荷的积累,此时若将两块天然宝石相接触,则会因为电荷的扩散而使整个系统平衡,最终表现出中性。但如果在测试的时候使用人造材料替代天然宝石,那么结果将会完全不同。 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工材料不具备天然的绝缘性,当它们接触到皮肤时不但不会产生静电现象,而且还可能因为自身带正电的部分接触人体而使人体带上同种电荷,这样就会破坏人体原有的电势平衡。在使用这类材料进行测试时,会发现其电阻值突然变大,也就是所谓的“变色”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