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判断翡翠a货?
“A货”一词是行内约定俗成,具有特定含义的用语。它是针对天然翡翠(即纯天然未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翡翠)而制定的商品标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翡翠绝大部分都是由天然翡翠雕刻而成,只有极少数的精品会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其品质和档次。选购翡翠A货就等于购买了天然、正宗的翡翠,不用担心会因为购买到B货或C货而遭受经济损失。 要选购到优质的A货翡翠,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考虑:
1. 观察颜色 在自然光线下仔细审视该件玉器制品,仔细观察色度是否均匀,是否有瑕疵。天然翡翠的颜色由于受到光线的作用会产生变化,有时深有时浅;人工处理的翡翠虽然也能改变颜色,但更改的过程没有天然成分介入,所以颜色看上去比较单调。
2. 检查密度和硬度 由于翡翠是一种纤维状晶体组成的玉石,因此用手感觉一下有无明显凹凸感是很重要的指标之一。还可以测其密度,若感觉质地较细,透明度较好而且重量也较轻,则可进一步判断为天然的A货翡翠。
3. 鉴别雕工 一般来讲,天然翡翠都尽量保持自然的形状,而不刻意雕琢纹饰。对于人工制作的B货或者C货翡翠,由于其底子的颜色、透明度与纯天然翡翠相比有一定差异,为了尽量接近天然,这些翡翠往往也保留原有的形状,只是稍加修整。而人工优化处理的A货翡翠则根据不同的造型和色调,加以精心设计,在保留天然特色的同时,更加入精致的艺术创作。这样,通过观察雕刻的图案就能分辨出A货还是B货或者C货。
4. 掂量重量 多重的才是A货?这个可没有明确的重量限制。不过,一般来说同一款式的A货翡翠,会比类似种水的B货翡翠更轻一些,因为后者经过了强酸清洗及填充。可以通过对比相同类型、规格的A货和B货来感知轻重。
自己初步判断翡翠是不是a货,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光泽。翡翠的光泽是非常独特,这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其主要原因是翡翠的硬度较高,并且属于多晶质的石质玉,抛光后有着玻璃一般的光泽。当翡翠内部发生裂隙时,由于胶体物质和次生物质填充的缘故,在光亮处可以观察到“橘皮样”或“蜘蛛网状”反光。所以,若是自己所购买的翡翠,看不到这种独特的光照,就可能不是a货。
二、听声音。天然的a货翡翠,内部结构坚韧,矿物颗粒之间相互镶嵌,所以敲击时可以听到非常清脆且悠扬的声音。若是听到沉闷的声音,就有可能是劣质的翡翠。但若是b货翡翠所注射的胶质达到50%以上,用这种方式判断就不大准确了。
三、测硬度。翡翠的硬度是7.1,仅次于钻石、红/蓝宝石和祖母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物均无法划伤翡翠。所以,大家可以在没有抛光面的部位,用一些比较硬的石头划试,若是没有留下痕迹,就可能是a货。
四、观察裂隙和棉。翡翠的内部往往有裂,而好的翡翠则以“绵”代替裂,棉是其内部的结晶特性,棉要比裂更为细腻坚韧。棉的形状大多为团絮状和纤维状,团絮状棉呈散点状,分布在翡翠的内部,可使有色和无色的区域更为柔和;纤维状棉呈丝网状,分布于翡翠的底子中,使之呈现“藕粉地”或“蛋清地”。b货翡翠由于浸泡酸碱溶液,内部的棉会被破坏掉,呈现石粉的胶状,所以若是看不到棉,就可能不是a货。
五、测密度。翡翠的密度为3.33—3.36g/cm3,且质地越细腻,密度就越高。大家可以在一些小的珠宝店中,寻求借用手中的“比重计”来测量,若是测得的结果小于3.33g/cm3,就肯定不是翡翠,而若是测得的结果小于3.36g/cm3,就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不过需注意的是,测密度的方法不太精准,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