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的翡翠叫什么?
明代关于翡翠的文献不多,记载也略显模糊,不过还是能从中找到些许线索。 《明史·云南土司传》:“永宁宣抚使安泰来献金钿(红蓝宝石)一,重七两;翠羽六,最长五寸。” 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明代永宁一带出产红蓝宝石和翠,而且似乎红蓝宝石的产地要比翠出名一些。
明世宗朱厚熜曾命人制作过一个宝鼎,用来祭祀他的祖父睿皇帝。这个宝鼎用五彩琉璃制成,外面用银丝镶嵌,非常华丽。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金、银、青铜、黄铜等金属及青金石、玛瑙、琥珀、翡翠、珍珠等宝石,可见当时是使用金银作为货币,并且有来自西域的青金石、玛瑙、琥珀以及南方翡翠进贡。
从明代绘画中的服饰来看,妇女穿用金丝银丝制成的衣服,并用珍珠、玉片、宝石等进行装饰。如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红楼梦》插图,书中女子所穿的衣服就使用了大量的宝石进行装饰,其中就有绿宝石。 当然这些绿宝石有可能是祖母绿,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天然绿色翡翠。
明末清初文学家宋琬在诗作《道旁横尸》中提到一种“翠琰”,他说这种“翠琰”产于缅甸,且颜色翠绿,应当就是一种天然绿色翡翠。 如果真的是天然绿色翡翠的话,那么就可以证明至少在明代后期,翡翠已经由缅甸输入中国了,时间甚至有可能更早。
因为我国古代对玉石的分类,通常是以颜色区分,黄色为上品,绿色次之,所以如果输入的翡翠颜色浅淡,那么很可能就被归入黄蜡石一类。 除了上述证据外,还有一个间接证据也可以证明明代已经有了翡翠,那就是雍正皇帝的母亲德妃乌雅氏。据记载,她死后宫中赏赐给她的首饰盒里,就放满了各种珠宝,其中就有一个碧玉交枝金钗和一串碧玺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