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翡翠的翠性?
“翠性”在翡翠术语中属于外观特质,是指翡翠表面出现的颜色、形态、纹理等,犹如雀斑、痣、疤痕等,它和结构有关,但又不是结构。 “翠性”就是影响翡翠品质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就像评价其他宝石一样,有翠性并不一定好看,但没有翠性肯定不好看(如白玉)。 由于“翠性”是影响翡翠外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在鉴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常见的“翠性”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晶形闪光:指翡翠晶体在表面上呈菱形闪光,类似冰块或玻璃碎片闪着光亮。这是由于光线照射到翡翠的表面经反射形成的。 2.斑点状:指翡翠表面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褐色或浅灰色的斑块,这些斑块由黑色素组成,有时也有褐色矿物组成的。这类“翠性”比较粗糙,肉眼容易识别。
3.雾蚀痕:又称水渍纹、水波纹,指翡翠表面出现的一层雾状侵蚀痕迹。这层雾状物质是一些金属离子和有机酸混合物,呈白色至灰色。 4.纤维状:指翡翠表面出现的细小的纤维状突起,类似头发丝,这种突出可以是黑色的,也可以是褐色的。
5.蝇翅状:指的是像苍蝇翅膀一样的薄片鳞片状的“翠性”,有棕黑色、灰白色、褐色等多种。它的出现是由于翡翠表面的抛光纹理——“磨盘纹”引起的,因为抛光时竹木棒与翡翠的摩擦使竹木棒表面磨损而带上了棕黄色,所以我们在上手的翡翠时常看见的“蝇翅状”大多是黄色的。
当然,除了上述5种典型的“翠性”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翠性”,比如鱼骨纹、爆米花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不同的翡翠有不同的“翠性”,但是同一块翡翠往往有多种“翠性”同时存在。例如一块原料出现晶形闪光和斑点状“翠性”的同时也可能伴有少量的雾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