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玉比翡翠耐看?
因为“耐看不耐戴”啊!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5月18日至22日,在云南保山举办的首届中国玉石器博览会中,共有349个玉雕作品获奖[1],其中,白玉、青白玉及青玉作品共计247件(组),占获奖作品总数的71%;
同样在2016年的春季杭州珠宝展上,有统计显示,532件参展宝石玉器中,有高达304件是和田玉作品[2],可见玉友们对“白如玉”确实青睐有加。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白玉作品的材质就会发现一个特点——大部分都属于山料,而且打磨成型的形状多为素面块体且厚度较薄。
其实,最好的玉质应该是一种颜色纯度高,质地温润,油分饱满,表面光洁,厚度适宜的“软玉”,这样的玉材才是制作精美玉器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玉材却并不多,好的碧玉原料虽有,但色调过于浓重,用来做精致的小件器物的材料很难找到;好的墨玉原料也有,但黑白分明的色彩界限使得创作空间有限;最好的白玉山料虽然洁白细腻,油润度高,但普遍料大形笨,难以雕刻。 正因为目前优质的玉材比较难得,所以工艺师们在选材的时候往往会对材质的质量和特征加以评估,如果质量较差或者特征明显,容易影响最终成形的作品效果,那么就会选择用其他材质的玉石来制作,而首先考虑的对象就是白玉。 因为除了具有柔中带刚的特性外,白玉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与其它所有色系的玉材都能搭配在一起。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块质地细腻的和田白玉雕出精致的把件,也可以运用一块色彩明亮的青海白玉做出韵味十足的吊坠,还可以用一块质感厚重的韩国白玉雕琢成巧妙绝伦的挂坠……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无论是什么颜色的玉材,我们都可以找到白色的部分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使整件作品看起来柔和而不失灵动,协调而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