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花玉只有翡翠吗?

闻筠轩闻筠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飘花,是翡翠行业中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是指翡翠表面的绿色或蓝色随形飘浮分布,形象飘逸灵动如同花纹。 由于这些颜色是飘浮分布的,所以人们经常认为它是浮在表面上的;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些颜色其实是渗透入了晶体之间的间隙中,只是看起来好像漂着一样。 对于飘花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否则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下面这块料子,虽然是灰底,但由于有绿色的飘花,价格也是不菲呢。

关于飘花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块未加工的原料上,如果有绿色或紫色等颜色飘在上面的,就意味着这块原石已经切掉了。因为如果原石切开后看到绿色或紫色等在中间,那就是很不错的色料了。不过这种传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天然翡翠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般是由岩石经高温高压形成,因此里面会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 这些元素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是针状、柱状和纤维状,这样就会体现出种老的现象(如冰种、玻璃种);而有的则会呈粒状、片状或是云雾状,就会显得比较新(如豆种、糯种)。

而飘花在翡翠之中就像是一种点缀,它们或者是一颗两颗,或者是成排成行,分布在翡翠的表面。有的飘得远远的,有的却只有贴近边缘才会发现,像极了一幅写意的中国画。正是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每一块翡翠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苑俊烨苑俊烨优质答主

实际上飘花玉分为两类:第一类可以称为“真飘花”。“真飘花”指的玉料本身与玉料中存在的絮状物的材质、成分等均相同,只不过是玉料中絮状物的透明度、致密度等略差于周边玉料,从而在光的照射下与周围玉料形成对比,出现“飘花”效应。具有“真飘花”效应的玉料有翡翠、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等,只不过由于材料中絮状物的形态差异和周围玉料透明度的差异、颜色的差异及“飘花”颜色的差异,使“真飘花”具有了不同形态和不同风格。

第二类可以称为“假飘花”。“假飘花”一般是指玉料中的“飘花”与玉料材质及成分不一致,由于“飘花”的颜色对比,产生“假飘花”效应。具有“假飘花”效应的玉料主要是翡翠。由于翡翠成矿条件特殊,所以在翡翠的矿床中常伴生有角岩、黑色炭质泥等与翡翠成分不同的矿料。

这些矿料随着翡翠一同解理出来,在翡翠玉料切割加工时,若“有幸”有矿体残余或断层残留粘附于翡翠表面,且翡翠表面恰好有相对应的切割裂纹或翡翠本身有裂隙存在,则有可能在粘附后的注胶过程中,矿体残留或断层残留不与注胶分离而出现有色“飘花”。如果注胶颜色较浅或粘附的矿体为透明体,光线可穿过注胶层映出原矿体的轮廓,则“假飘花”效果更为逼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