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翡翠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老坑呢?简单说,就是成矿年代久远,颗粒粗细度比较合适的翡翠原矿石。 由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所以通常来说成矿时间越久的翡翠,品质越好(除了后期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之外)。 而“老坑”这个词最初起源于台湾,目前已经被行业内所广泛采用。关于「老坑」的概念,在不同行业和书籍中的说法并不一致。
在宝石学中,将「老坑」定义为产自风化壳以下的优质翡翠;而将「新坑」定义为风化作用形成的次优翡翠(可能含有大量闪石)。 这种定义方式主要着眼于翡翠生成环境的风化状态,并没有考虑成矿的时间因素。所以在一些著作中提到「老坑」时,其含义并不局限于成矿时间久远的翡翠,也有可能是形成之后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品质发生变化的翡翠。 在业内,人们经常使用「新老」来描述翡翠的「种」,以区分天然老坑玉与酸洗充胶染色的新坑玉。但这里的「老」其实指的是翡翠经人工处理后的状况,与成因无关。 所以,严格来说,将「新老」与「种」对应起来表述并不准确,但也为业内所普遍接受。
还有一种将「老坑」称为「老厂」的叫法。与之对应的,将「新坑」称为「新厂」。这其实是指翡翠形成之后不同的开采渠道对质量的影响。「老厂」指从古老矿区开采出来的翡翠,一般质好色美;「新厂」则是新发现的矿区,虽然产出的翡翠质量也不错,但是经过打磨抛光以后,往往呈灰白色,不够晶莹透亮。 不过这些术语都仅限于翡翠的质地,不表示其他。
例如,有人将「老坑」定义为种水好的翡翠,也就是成分细腻,结构致密,光泽强的翡翠;而将「新坑」定义为种水分差的翡翠——这样的定义完全没有考虑到成矿时间这一因素。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实,我们普通人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专业名词的含义,只要记住一点:在同样抛光加工条件下,老的翡翠比新的翡翠更细腻润泽,更好看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