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釉有多少?
在中国陶瓷史上,以红色为基色的瓷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宋代,由于烧造工艺的改进和原料的改良,红瓷的色彩变得更加艳丽,从而赢得了“宋瓷之冠”的美誉,并流传至今。 然而,人们对于红瓷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宋代的水平吗?其实不然,在明清时期,制瓷技术的成熟让许多以前不能烧造的色釉变得随处可见,其中就包括红釉。
明代初期红釉瓷器的烧造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烧制方式,即高温炉窑中二次烧成的做法,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明代的红釉瓷器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等地,如磁州窑系、耀州窑系等;而明代中后期的红釉瓷则主要集中在景德镇窑,且大多为单色釉,极少有花纹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窑工们终于攻克了烧制红釉瓷的难关,同时由于康熙帝喜好五彩瓷器,因此为了迎合皇上的心意,匠人们就想到了用两种颜色叠加来呈现五彩的效果,于是红釉与彩料就被同时应用在了瓷器上,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五彩瓷器。但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问题,如果这两种颜料同时入烧,彩料中的铁元素就会与红釉发生反应,导致其失去鲜艳的颜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想出了“赶彩”的方法,即在烤花的时候迅速把已经烧结了的红釉取出,这样就能防止彩料中的铁元素被氧化,从而保持颜色的鲜艳。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流传开来,并被应用在各路的瓷器中。 除了单色釉外,清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各种彩绘,尤其是珐琅彩、粉彩盛行之后,红釉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清末民折中期的外销瓷大量出口,使红釉的销量一度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