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包括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 什么是“中国艺术”,似乎很难答清,就像先问什么是“中国文化”一样,也许只能这样回答: 中国艺术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艺术(当然也包括在外国人的笔下发生的中国题材的艺术)。 但如果这样表达的话,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发生在中国的艺术”而不是别的国家的艺术呢?难道其他国家的不算艺术吗? 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所说的“中国艺术”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它特指产生、发展和流传于中华大地上的艺术,而不管它们来自何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国度;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所谓的“中国艺术”实际上就是指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交融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而伟大的艺术传统。
这种融合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绘画和书法中的“留白”。所谓“留白”,是指作画或书写时留下的空白。这看似简单的留白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留”者,有所余也;“白”者,空白也。有“留”才有“白”,有“白”才有“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绘画中,如果没有“白”,画面就会过于拥挤,也就失去了中国画的美感和韵味;同样的,如果没有“留”,画面就会空洞无物,失去美感也是同样道理。 无论是文人画还是民间画,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总是以“留白”为主、“留黑”为铺,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看起来既生动活泼又内涵丰富。
在书法中,“留白”更为明显。除了用墨之外,行间的空白处即“白”,而一个字中的黑间即“留”。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等,无不体现了“黑白相间”“留下空白”的特点。 如果把一幅画比做一个生命体,那么“留白”就是这个生命的呼吸和脉搏。 “中国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且受到儒道释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它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的艺术,同时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