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木雕在哪里?
在中国,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技艺大多流传于民间,且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的四种木雕,它们都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①东阳木雕 ②莆田木雕③黄岩东瓯木雕④福建泉州脱胎木偶戏 1.东阳木雕——雕刻的“活化石” 东阳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特点是线条流畅、雕刻精美、造型圆润、色调古朴自然。
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莆田木雕——传承千年的瑰宝 莆田木雕是雕刻工艺中的明珠,它源于唐朝,兴盛于明清时期,在用料上十分考究,通常使用香樟木或龙眼木,颜色呈浅黄色或深咖啡色。由于深受宗教影响,大部分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③黄岩东瓯木雕——巧夺天工的绝技 黄岩东瓯木雕又叫“黄杨木雕”,因主要取材于黄杨木而得名。这种技术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的艺术家们通过剪影、镂空的手法创造出许多精美的艺术品。
④福建泉州脱胎木偶戏——人戏合一的奇迹 福建泉州是中国木偶艺术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这里不仅保留着传统的木偶戏剧团,还有着令人惊叹的“脱胎木偶”技艺。所谓“脱胎木偶”就是先用土胶加麻油和成浆料,再用纸浆灌进去做成木偶人,最后刷上油漆,这样就做成了可以表演的傀儡。这些木偶身高一般在40厘米左右,最大的人高约70厘米,制作工序复杂,成本昂贵。 除了上面的四种木雕外,还有广东潮州金漆木雕、浙江青田石雕等,都各有特色值得一看!
东阳木雕产于浙江东阳,它以浅浮雕、镂空雕、立体雕为主,且三者结合运用得十分巧妙。作品以龙凤呈祥、风凰牡丹、国色天香等吉祥图案居多,具有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气派。
黄杨木雕是温州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因用黄杨木制成而得名。其木性极为稳定,木质软硬适中,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光滑,易操刀镌刻,经打磨揩油,光亮透明,古色古香,能照见人影,故有“木中象牙”之赞。
乐清黄杨木雕以朴素简练、玲珑剔透著称。就地取材,利用黄杨木的自然形态取势造型,善于利用黄杨木的枝节进行创作。
在表现手法上,注意吸取中国画的线描艺术,用线组织结构形态,线条极为洗练,且多用阴线,寥寥数笔,把人物复杂的服饰花纹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乐清黄杨木雕造型优美、线条明朗、刀法流畅,具有“塑型如画、画中有塑、构思独特、虚实得体”的艺术特点。
青田石雕以色彩斑斓的叶蜡石为原料,具有浅浮雕和镂空雕的特殊技法,以及以“相石”为基础,用俏色技巧见长的造型艺术特色。
石雕工艺注重依石构图,因色造型,巧妙利用叶腊石中色彩瑰丽的青田冻石、金钱冻石、金玉冻石、兰花青田石等质地坚硬、色彩丰富、纹理多变的材质,因势施艺,俏色巧用,充分发挥创作的想象力,以形传神,妙造自然。
主要采用镂雕、圆雕、浮雕等技法,以细腻流畅、精致生动、典雅朴实、玲珑剔透著称,具有精巧俏丽的风格。
闽派木雕,亦称福建木雕,流行于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一带,与传统江浙一带木雕有所不同。福建木雕主要用樟、龙眼等硬木,以至楠木等作为雕刻材料,作品以浮雕、镂空雕居多,也有圆雕、线刻等。工艺手法刚中有柔,粗犷生动,有浓厚的东方装饰艺术情趣,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