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魄力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力”,是内敛的、含蓄的;西方的“力”则是爆发的、外放的。 中国画中的“力”,源于对自然山水的观察。 青山巍峨,日月升腾;大地磅礴,百川奔涌。大自然里存在着巨大的力,这种力是安静内敛的,是蓄势而发的。 中国画就呈现出一种这种形态——线条是内敛的,有骨力的,但又是柔韧的、灵活的;墨色是沉稳的,厚重朴拙的但又是不僵化的……这样的形式,正好契合了中国文化中“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美学理念。
学习中国画,就要学会寻找自然界中的力量源泉,然后提炼出来,聚之于笔尖。当你感受到大山大海的力量时,就把它们捕捉下来;当你惊叹于一花一叶的柔韧之时,也不要忘了把它们收入画中。 要着力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更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 在具体技法上,要把握“力”的度。过犹不及,用力过度,画面就容易灰败、死沉;不用力,画面就飘浮空泛。只有把握好度的掌控,才能把“力”用得恰到好处。